第16版:情趣
3上一版
 
以文化情怀酿工人墨香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9年9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职工艺术家张利:
以文化情怀酿工人墨香

 

窗外清风徐来,室内翰墨飘香。屋内的宣纸刚接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张利便已蘸墨挥毫,继续挥写他的书画生活。“出一本自己的书法集,办一次自己的书法展览,给自己写过的文章汇编成书,将自己唱过的歌曲精选录成CD……”从事工会工作37年的张利,卸任北京建工集团工会副主席两年以来,正一个一个的实现那些自己曾许下的愿望。10月5至6日,“翰墨抒怀、金秋放歌——张利书法篆刻作品展”即将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这算是对自己多年热爱和坚持的一份总结。

张利成为“工会人”似乎是“命中注定”。爱音乐,他三十年前就考取了市文化局颁发的歌手证,当过单位乐队的小号手,还在广安体育馆主持过“北京是我快乐的家”大型歌会;乒乓球台上,他左推右攻,是集团兵乓球爱好者中的佼佼者。

可最让他痴迷的,还是研习了四十余年的书法和篆刻。从上中学时加入学校宣传组写板报和毛笔字,长期的刻苦钻研,到如今遍临秦汉魏晋碑帖和唐宋诸家墨迹,加之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本科)的专业学习,张利的书写风格既具古韵,又拥有自身的鲜明特色。

张利爱书法,能“表情达意,抒发情怀”;喜篆刻,因“方寸之地,气象万千”。“一件作品能展现同一人不同的艺术风格,更能在一笔一划间凸显自己的性格。”他提笔轻盈飞扬,有如灵动的乐符谱写出悠扬韵律;顿挫遒劲有力,又宛如乒乓球扣杀时的精准利落。张利说,写字篆刻年头长了,自己生活中的性格、爱好和习惯,都会不自觉的渗入自己的书写风格中,让落纸的墨迹浓郁厚重,篆刻的沟壑深邃清奇。而书法篆刻的魅力也体现在此。

做了“工会人”,便是职工的“娘家人”。张利始终认为,对广大职工精神文化上的“帮扶”,应与物质帮扶并重。趁着改革开放后文化事业复兴的春风,张利凭借着自己在书法篆刻上积累的知识,让身边广大职工搭上学习传统文化、丰富精神生活的“列车”。张利在这项事业上投入了较大的精力,让他欣慰的是,此举换来的,是建工系统职工多年来投入极高的热情。据张利回忆,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他在能容纳800人的建工礼堂作书法艺术讲座,来听的人多得愣是没装下,又在基层单位开设了分会场。为了回报职工们的热情,张利讲课丝毫不敢懈怠,1990年,他讲篆刻讲到一半时患病住了院,为了不耽误学员上课,甚至从医院跑回来继续走上讲台。三十余年来,建工集团先后在军事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劳动人民文化宫等举办了八次职工书画展览,展示了艺术成果,宣传了企业文化。作为集团工会副主席和书协会长“双重身份”的张利,在这其中功不可没。

张利认为,书法艺术上的专长,有助于他开展工会工作。这项专长,能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带给职工温暖,具有不可替代性。比如,青年职工结婚,他将二人姓名各取一字,书写嵌名联送给职工,祝愿百年好合;农民工兄弟挥汗如雨,他走进工地写春联送祝福,让他们喜笑颜开拿回家过年去。10年前,建工集团工会和书法、美术协会还举行过职工书画拍卖活动,他是主要的组织者。那次,集团18位书画家捐赠的40幅优秀作品定拍价为 84400元,所得善款全部充实到集团“职工帮困扶助基金”。“以工会为平台,让职工能够欣赏书法、会写书法,拉近与他们的距离,提高他们的情趣,让他们彼此间加深凝聚力,对企业产生归属感,烘托出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进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张利说,“我们传递的不仅仅是书法,还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正能量。”

“举办这次书法篆刻展,一是对自己在这个领域研习成果的总结汇报,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二是以书会友,搭建切磋交流平台,充实自己的退休生活;最重要的是以艺术形式抒发家国情怀,讴歌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我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张利表示,作为“北京市职工艺术家”,自己的作品也肩负展现首都职工精神文化风采的重任,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让更多人看到这些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工人特色与力量。

□本报记者 赵思远 文/摄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