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京城来的好“曼巴”
“最暖消防员”郑海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9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京城来的好“曼巴”
——记首都第三批援青医疗队队长、玉树州人民医院原院长刘云军
 

2016年8月,时任北京市西城区广外医院副院长的刘云军,根据组织安排来到雪域高原青海玉树,挂职玉树州卫计委副主任、玉树州人民医院院长,成为北京对口支援玉树的医疗团队负责人。三年来,在北京青海玉树指挥部的领导下,刘云军锐意进取、辛勤工作,探索形成了“院长+团队+改革”的医疗援青模式,通过“组团式”医疗援青工作,大幅度提升了玉树地区的医疗技术水平。因此,当地百姓都尊敬地称呼他为京城好“曼巴”,意思是来自北京的好医生。

近年来,他荣获首都劳动奖章、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最美支边人物、玉树州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青海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近期,他完成三年的援青任务,带着玉树人民的祝福载誉归来。

打破“大锅饭”

让职工收入翻番

2016年8月4日,刘云军正式到岗。刚到医院,他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

“刘院长,目前咱们医院有69名职工提出调离、病退。”医院人事部门负责人汇报说。听此,刘云军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因为玉树州人民医院仅有280多名医护人员,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要离职?

为了了解背后的原因,刘云军深入调研才弄清楚,原来,医院的绩效分配制度不合理,吃“大锅饭”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了人心涣散。“想要理顺医院的管理,就必须打破‘大锅饭’式的工资结构,建立与工作数量、质量直接挂钩的绩效工资机制,这样才能提升凝聚力,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刘云军说。

凭借多年来在医院从事管理工作的经验,刘云军结合当地实际,很快制定出了新的绩效分配方案:将原先每个季度30万元的工资绩效提升到了每月50万元。同时,领导干部带头降低绩效,绩效向临床一线倾斜,根据职工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分发,并增加夜班费和临聘人员的工资。

“医院从来没挣这么多钱!”“这改革能行吗?”面对种种议论、质疑,刘云军更加坚定改革的决心。他在全院多次召开动员大会,深入浅出地给大家伙儿解释原因,分析利弊。

“给我三个月,保证让你们见成效!”刘云军笃定的说。2016年9月1日,刘云军上任的第27天,新的工资绩效制度正式实施。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本“三个月”的约定,在第二个月就有了效果。住院病人以及医院每个月的结余都有了大幅提升。医院收入上去了,职工的绩效收入翻了几番,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刘云军在医院的改革取得了“开门红”,无论是管理干部,还是普通职工,都对他表示出了钦佩和信任。这也为刘云军在医院的后续改革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统计,目前州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平均月度绩效由改革前的人均300多元提高到3300元左右,提升了9.1倍,彻底扭转了人心涣散、积极性不高的局面,有力提升了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数据显示,2018年和2015年相比较,门急诊人数达到129090人次增长了61.05%,出院人数增长了85.64%,手术人次增加了65.55%,医院收入达到1.484亿,增加了107.1%,医疗收入增加了4.75倍,极大满足了玉树百姓的健康需求。

三胞胎成活

创当地医疗奇迹

加强科室建设是刘云军到玉树州人民医院后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提升玉树州新生儿的诊疗技术水平,他带领医疗团队率先组建了玉树州首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2017年3月22日,玉树州人民医院的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成投用的第13天,三位特殊的患儿转院至此。原来,当天凌晨,孕期不满30周的卓玛求措在玉树市八一医院生下三胞胎男婴,三个孩子因为早产,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医生告诉卓玛三个孩子可能没法存活。正当这一家人都慌神的时候,医生提醒说:“到州医院去,他们成立了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看看能不能有办法。”

“在玉树州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三胞胎成活的记录。”刘云军介绍说,这三个患儿刚到医院的时候全身青紫,体重最低的不足1000克,最重的只有1100克,同时还伴有窒息、器官发育不全等症状。因为床位有限,三胞胎中情况相对较好的老大住在普通病房,老二和老三住在救治中心。可没过多久老大的呼吸状况也不好。刘云军通过医院综合调配,让老大也住进了重症监护室。经过42天的抢救和护理治疗,三胞胎各项体征趋于正常。

“三胞胎出院了!”这在玉树当地成了一个大新闻。此后,三胞胎3个月、6个月、一周岁时,刘云军都带领医务人员到家里给他们做了随访和身体检查。“我已经跟医务人员约定,要一直关注三胞胎的成长,一直到他们18岁成年。”刘云军说。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的建立,为玉树州及周边地区的新生儿提供了生命支持。据统计,该院的新生儿死亡率从2015年的13.6%,降到了2018年的2.3%。

自2016年8月来到玉树州人民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以来,刘云军根据玉树百姓的疾病谱、多发病和健康需求,带领医院先后成立了感染性疾病科、骨关节诊疗中心、包虫病诊疗基地、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眼科中心、宫颈疾病诊疗中心等14个新学科,开设了6个新病区,开展了168项新技术、新业务。

严抓“师带徒”

建“带不走的医疗队”

此次北京援建玉树,其他医务人员的任期是一年,刘云军的任期是三年。上任之前,他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工作目标,“要为玉树,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医疗就像教育一样,老师讲了多少课,医生做了多少手术,走的时候就都是零了。我们要做到的是,人走了,技术要留下,把当地的医务人员教会,造福当地百姓。”刘云军说。

此前,挑选医疗队队员的时候,他的心里就有了“小九九”:带到玉树的医生,不光自己的医疗技术扎实,而且还能带教徒弟。现在,他对医疗队队员的考核标准里,不看他们做了多少手术,开展了多少义诊,就看他们带了多少徒弟,徒弟的技术到了什么程度。此外,利用北京医生的专业技术特长,刘云军制定了“请进来”、“送出去”和“本院骨干压担子”三种人才培养方式,并实施了“手拉手”、“结对子”、“传帮带”人才培养计划,开展一系列新业务、新技术。101名医务骨干被外派进修学习,成为医院的中坚力量。

“之前玉树州人民医院没有开展腹腔镜手术,我来了以后,就从复兴医院带来了一位腹腔镜方面的专家。他在开展医疗救治的同时,还手把手的教徒弟,做胆囊、阑尾炎等手术。现在他的徒弟都开始带徒弟了。”刘云军自豪地说。

在玉树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让谁看了刘云军的工作状态都觉得他,忙!可他自己却笑说,在这工作,不能太忙。因为当地4200米的海拔,一急、一忙,就容易胸闷气短,喘不上气。刘云军到玉树工作一年后体检,就查出了高血压、高血脂,三尖瓣关闭不全。他说,在这最难的并不是要承受身体上的不适,而是要忍受因为亲人不在身边的孤独和寂寞。可实际上,这些都没有成为阻碍,他把自己的热忱都放在了工作上。

2018年8月,在刘云军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玉树州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级医院评审,成为玉树第一家三级综合医疗机构,完成几代玉医人的梦想。

□本报记者 马超 陈曦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