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繁荣“夜经济”应该更突出地域特色
要切实改善技工的待遇
扫码时代 须增强防骗能力
不能免责
“共享停车” 值得推广
滥用黑名单被判侵权 具有警示意义
隐形资助困难生令人暖心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9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繁荣“夜经济”应该更突出地域特色

 

“夜经济”大发展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好事要办好,这既是对政府管理经济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商家经营水准的检测,消费者期待着更好的体验。

“夜经济”是当下流行热词,而且迅速见诸实际。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中,各地商家借助传统习俗,赋予时尚内容,大做夜间消费文章。从深夜餐饮到夜游景点、从通宵书店到夜间博物馆,夜幕下,越来越多的商圈、景点变身众多消费者网红打卡地……有人说,“月光消费”需求呈“井喷”之势,虽不免夸张,却也道出了社会生活、消费市场新变化。

近期发布的《2019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显示,夜间是人们消费的“黄金档”,占全天消费比例超过36%。还有机构报告,夜间餐饮消费增长迅速的同时,观看电影及文艺演出等文化消费也成为夜间消费的重要内容。

其实,夜间餐饮、文化娱乐本来就是人们的“传统消费”项目,只是因为有了电视,有了KTV,有了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才显得式微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再满足于电视、K歌,也厌倦了不利于健康的一味吃喝,加之有了互联网便利,“夜经济”才变得重新红火起来,特别是新兴的夜间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丰富游客消费体验、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的重要途径,消费规模、产值的迅速增长,不能不引起商家乃至政府的重视。

事实上,“夜经济”的持续发力,与政府的倡导、引领有极大关系。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城市夜间消费供给越来越高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在保证安全、避免扰民的情况下开展夜间游览服务。同时,努力丰富夜间文化演出市场,优化与文化和旅游密切相关的夜间餐饮、购物、演艺等服务。中央和地方政府密集出台的鼓励夜间文化旅游发展政策、措施,成为“夜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发展夜间文旅经济,北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旅游景点、文化遗产、文艺演出、图书馆、博物馆,无论数量、质量、规模、游客人数,其他地方都无法与北京比肩。即使是传统的餐饮服务,北京也汇聚了天南海北(包括异域他国)的精华,能够满足不同游客大快朵颐的需求。

现在的问题是,北京应该如何进一步挖掘潜力,优化产品,更上一层楼。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努力打造出北京独有的特色。

文化旅游产品内容与形式的同质化,是常常为游客诟病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由于北京相关资源的丰富多样,似乎不必担心。但不尽然。譬如灯光秀。故宫灯光秀大放异彩之后,各地纷纷效尤。北京那么多景点如果开放夜游,肯定也需要在灯饰上做文章,但应该适可而止。那些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足够吸引游客了,与其在灯饰上大费周章,莫如深度开发景点本身的历史文化更有价值。又如,发展夜间餐饮、购物,也应该把工夫下在努力突出地域特色上,不要让许多不伦不类的东西打着“老北京”的幌子砸了北京的牌子……

“夜经济”大发展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好事要办好,这既是对政府管理经济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商家经营水准的检测,消费者期待着更好的体验。

□张刃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