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红色基因深植附中
从红色的“马背摇篮”到“爱的摇篮”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9年9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红色的“马背摇篮”到“爱的摇篮”

北京市六一幼儿院
 

“北京市六一幼儿院最主要的特征和品质是红色、担当、传承。”北京市六一幼儿院书记、院长曹雪梅说。

北京市六一幼儿院和她的前身陕甘宁边区第二保育院的院址,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一个是延安时期,一个是离开延安转移途中,还有一个就是进京后。这三个时期选址的选择,都蕴含着中央和老一辈革命家对“六一”的关心和爱护。

1944年秋天,中央决定成立陕甘宁边区第二保育院,保育院的行政由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领导,并负责人员调配;业务上由中国解放区儿童保育委员会委托康克清领导;孩子入院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行政处负责批准,方可入院。

1946年11月,保育院是中央安排撤出延安的第一批单位,和中央党校三部家属队等一起行动。保育院在转移中的每一次选址和搬迁,都是根据战争的形势,从确保孩子们的绝对安全出发做出的精心决策。

保育院撤离延安后的第二年春天,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经过一年多转战,毛主席在1948年5月到达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形势相对稳定下来。保育院也在这个月奉命离开山西,到达河北省平山县刘家会,距离中央驻地只有40多公里。

半年后,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平津大战在即,保育院又奉命撤退到相对安全的山区,在山西省平定城郊呆了9个月,最终从这里进京。

1949年8月,上级为保育院物色了新的院址。9月25日,全院经历两年多的转移,进入北平果子市大街1号。尽管当时百废待兴,事务繁忙,中央首长对保育院依然非常重视,希望将保育院建设成能容纳600名儿童的超大型全托制幼儿园。

1950年,在保育院正式更名为北京六一幼儿院。有关部门在玉泉山附近,为北京六一幼儿院物色了面积超大、视野开阔的新址,并由设计大师戴念慈设计。

六一幼儿院当时分两期进行建设,1951年开工的第一期先建设了儿童楼、水塔、大门等,第二期增建了儿童楼、办公楼、卫生室、花房等,1953年夏天全部完工,1953年9月从果子市搬入新址。从此,孩子们只要抬头,就可以看到玉泉山,老一辈革命家对该院和孩子们的关爱无时不在。

曹雪梅告诉记者,目前,北京市六一幼儿院已形成一园四址的办园规模,玉泉山院区、西山庭院院区、西三旗院区以及2018年3月1日正式挂牌启动的雄安院区,是聚先进教育理念及软硬件设施为一体的高品质公办幼儿园。

70多年来,六一幼儿院谱写着红色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历史,无论从环境打造、设施配备、课程设计,还是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都融入了精心的思考与设计,旨在让更多幼儿都能够体会到四季课程带给孩子们的成长快乐,享受到中国最优质的学前教育。

70多年来,六一幼儿院始终坚持“保教合一、保教并重”的教育方针,红色的“马背摇篮”已经过渡到今日和平年代绿色、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爱的摇篮”。

曹雪梅认为,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直接关系到“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延安精神的继承人、红色历史的续写者,要自觉承担历史所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为茁壮成长的孩子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为蓬勃发展的教育大业打下革命底色、为新时代学前教育奠定坚实的红色基石。

曹雪梅带领大家不断积聚红色资源,让传承红色基因的阵地“活”起来,建立了“六一”革命历史传统教育基地,包括“马背摇篮”雕像铜像、“三千里”行军红色之路、院史馆陈列、老物件陈列馆等,还编写了《不忘使命初心 传承红色基因》学习材料,广泛传播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让 “马背摇篮”精神内化为教师发展、幼儿成长的内在动力。

根据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前沿理论、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六一幼儿院融入了“爱在四季”的教育理念,在传承中创新。

□本报记者 马超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