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扣好 “第一粒扣子”
乡村教育生蝶变
■征稿启事
从孟母与翠鸟看亲子教育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9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教育生蝶变

 

我从小生长在京郊平谷北部的一个小山村。亲历农村孩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蝶变,心中无限感慨。

记忆中,幼年时代村里就有了小学。家乡的小学坐落在村子的南山根底下,校舍是只有三间低矮的石头、小瓦、木窗棂结构的简易房。

那时村里还不通电,教室内即使是白天也昏昏暗暗。所谓的校厕,只是顺山根用石块围建的多半人高仅能“遮羞”的简陋旱厕。但不管学习条件如何,农村孩子都实现了“有学上”。

1970年春节过后,满7周岁的我开始到村小上学。此时,新校刚刚建成,由村子的南山根搬到了场地比较宽敞的北山根,六间红砖、大瓦、玻璃窗的新房宽敞明亮,并配备了厕所和教师做饭的厨房。当时,村小的房子算是小山村里最好的房。学校离我家也就200多米,上学非常方便。

由于村子小孩子少,村小上学的孩子最多时也没超过50人。那时实行小学5年学制,学校有两个大教室,1-3年级在一个教室学习,4-5年级在一个教室学习。小学课本也只有语文和数学两本教材。教我们1-3年级的老师叫许淑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课的程序一点也偷不了懒,许老师一天7节课,教完一年级再教二年级,然后再教三年级。

教完语文教数学,教学实行的是车轮战。晚上许老师还得备课、照顾孩子,一天到晚总是忙个不停。

那时,公社学区每年都要组织春、秋两季学生运动会,村小学没有操场,许老师就带着我们光着脚丫在土路上赛跑,在土地里练习跳远、跳高、投掷铅球,那奋勇争先的场面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小学毕业后到公社所在地读初中,那时每学期需交2元学费,课本免费,学费通过学校举办的勤工俭学活动基本都能得到解决。从考上高中,再到1980年上中专,那时山区的孩子求学之路就有些艰难了,大中专学校4%左右的录取率,将许多农村孩子拒之门外,跳出农门继续深造也只能成为梦想。那时,想要更好地读书不容易。

时光荏苒,我参加工作已36个年头,目睹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看到家乡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心中既羡慕又欣慰。

如今家乡的中心小学已变成4层教学楼,书法室、美术室、音乐室、电教室、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橡胶跑道操场等应有尽有。山区的住宿生们除了免费住宿,还能吃到政府补贴的营养膳食,学习条件早已今非昔比,真正实现了“上好学”。

新中国壮丽发展70年,教育事业生蝶变。迈入新时代,“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伟大祖国的教育事业还会一天更比一天好!

□安有平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