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福州的主城区,你会在高楼大厦的森林中发现一片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群。这片名为三坊七巷的建筑,启始于晋、完善于唐、鼎盛于明清。作为昔日官宦名流的聚集区,三坊七巷让今日的人们得以一窥昔日“里坊制度”下古城的模样。600余亩粉墙黛瓦的古建筑群,纵横交错。高高的“几”字墙头,在天空划出悠扬的弧线,层层舒展,宛若海风吹起的阵阵波浪。考究的砖砌院墙“下碱”、“上身”排列整齐而严密,将西三坊、东七巷清楚分割又紧密相连。在这层层叠叠的坊巷中,走出来许多声名远播的人物: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船政大臣沈葆政、近代思想启蒙家严复、辛亥革命先烈林觉民、新文化的旗手谢冰心……这些引领时代的“舵手”们,无疑为这座千年古城增添了不可磨灭的人文气息。
和厦门这种长在海里的港口城市相比,福州算不上严格的海滨城市。四面环山,唯有在闽江入海的马尾一角可通大洋。这往往使得想在福州看海的游客们,免不了在交通上一番折腾。可是说到福州又不能不说大海。这里寄托整个中华民族的海洋梦,正是在马尾诞生了中国第一家现代化的造船厂、第一座近代海军学堂。被鸦片战争的炮响惊醒的中国人,把强固海防、掌控海权的梦想寄托在这片土地上。当年林则徐与左宗棠湘江夜话,在福州马尾翻开了中国近代海军的第一页,为中国培养出第一批经得起大洋风浪、铁甲炮火的“钢铁”水手。清末启蒙思想家严复、北洋舰队船长邓世昌……这些以一己之力护中华文明的“战士”,正是在这里走向更深的大洋、遥远的西方。
如今回望依旧矗立在马尾的罗星塔,作为古代中国的“海上零公里”,罗星塔下的福州就像是中国的海上都城。君不见,宋元福州通天下;再回首,明清禁海迁边民。福州代表的就是中国对海洋的态度。帆船曾经从这里出发,驶向海洋贸易的辉煌;今天,海上丝路在福州重新扬帆起航!
□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