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伏天”,北京的天气转换了一种热的方式,从“烧烤”转变为“闷蒸”。这样的气温对忙碌在室外的工作者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2017年,北京公交迎来了新成员——有轨电车。和其他公交车不同,有轨电车西郊线运行中需要“接触网线”和“轨道”的配合。这种特殊的搭配,也让线路上多了一群“上天入地”的幕后英雄。
穿上反光衣、戴上安全帽、背上工具包……从事接触网维修专业的于京开始进行试车线上的检修。作业梯车到达接触网第一处杆号位置,于京和单傲嵩顺着阶梯爬到距离地面5.2米的高空中。每处位置需要完成包括接触悬挂、定位装置、支持装置三大块检修作业,同时还要进行一些绝缘部件等关键尺寸的测量检查。
闷热的天气,对于高空作业的他们来说,犹如“蒸桑拿”一般。不一会儿,汗水就开始流过脸颊。两个半小时中,需要检修的位置有20余处。这样的操作,接触网维修专业的工作人员每周都要进行一次。平时,夜里12点到凌晨3点,他们还要完成正线上的检修。
同样忙碌在室外的还有线路维修工颉国庆,蹲在地上作业的他正在对场区内的道岔进行检查。根据工作计划,线路维修工定期会到场区完成测量轨距、轨缝测量、道岔检查等六七项作业。和于京、颉国庆不同,车辆维修工苏凯跃的工作地点在室内。站在地沟中的他,仰着头进行转向架轮对测量。虽然在室内,地沟中却没有对流风经过,闷热还是挑战着他。
像于京、颉国庆、苏凯跃一样,有轨电车西郊线还有很多这样的一线职工“战斗”在北京最热的“三伏天”,用他们的坚守护航乘客顺畅出行。
□本报记者 盛丽/文 彭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