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身体健康状况、指导服用药物、清理大小便……在海淀区紫竹院街道魏公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有这样一位医务人员,她28年来不离不弃、细心照顾着两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关怀和陪伴,给老人传递着爱和温暖,她就是主管护师张爱华。
多年前,张爱华的母亲患心梗住进医院。当时,张大妈也患心梗,恰巧和她的母亲住在同一间病房。住院中,张爱华了解到张大妈无儿无女,平时与老伴还有老父亲住在一起。张爱华在照顾母亲的同时,也帮助照顾张大妈,并建立了很深的感情。
在出院后,这份感情依旧延续。张爱华经常抽空儿去张大妈家看望。那一年,张大妈老两口已经六十多岁了,而且家境并不富裕。老人身体弱,外出很不方便。家里家外都是她的老伴闫大爷一人张罗,家中还有年近90岁的老父亲需要照顾。
细心的张爱华了解到张大妈有高血压、心脏病,常犯头晕。一犯病,她就只能躺在床上,眼睛不敢睁开,但又固执地不愿上医院。一到这时候,闫大爷就束手无策,只能干着急。不等老人打电话,张爱华隔三差五就会来到老人家中,给张大妈监测血压、指导药物服用方法。两位老人从心里感谢这位心地善良、真诚待人的姑娘,也把张爱华看作自己的女儿。
在悉心照料的同时,张爱华还耐心教授两位老人护理常识。2002年,闫大爷因突发疾病,做了手术。手术后,老人患上了精神合并症。张爱华承担起到安定医院给大爷开药的重任。每次,张爱华都是骑着自行车赶去。半个月去一次,风雨无阻,直到老人去世。
老伴的离去让张大妈倍感痛苦,张爱华经常利用午休时间去陪她聊天,以减轻她失去老伴的悲痛。张大妈总觉得浑身乏力,张爱华休息时间带她到医院做检查,结果诊断出糖尿病。老人非常紧张、害怕,张爱华就耐心给她讲解糖尿病知识。在张爱华的陪伴中,张大妈逐渐走出悲伤。
2014年一天夜里,张大妈一个人在家中晕倒了。第二天,恰巧张爱华到老人家中看望。她用力敲门后,张大妈几乎是爬着打开了门。进屋后,张爱华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由于头晕恶心,导致张大妈大小便失禁,粪便、呕吐物遍布在家中的地面上。张爱华二话没说,先把张大妈扶到床上,为她换了干净的衣服。随后,张爱华回到社区医院为大妈开好输液药物,又返回亲自为大妈输上液。
有人曾劝张爱华,可以把张大妈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站上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对象,这样就可以减轻她自己的负担,也不用耽误休息时间。对此,张爱华回答:“不用了,大妈已经习惯我照顾了。”张爱华28年照顾老人的事迹也影响着其他同事。社区护士坚持为非辖区的高龄老人换尿管3年多了、社区医生经常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诊治……医护人员用行动传递着爱和温暖。
□本报记者 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