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期,大中小学陆续开始放假。炎炎夏日,到哪里寻一个既有意义又清凉的去处?7月10日一早,记者就来到位于北京复兴门外大街的首都博物馆。距离上午9点开馆时间还有近半个小时,观众入口处就排起了长队,各个年龄段的参观者都有,家长带孩子来的和学生团体尤其多。(7月21日《经济日报》)
“排起了长队”不是出现在景区商场而是博物馆,令人欣慰。而这实际上也是博物馆的应有之义。作为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博物馆的功能其实是在延续文化的根脉,是文化传承一个看得见的载体。于暑假中的孩子来说,“这里既避开了户外的暑热,又开启了知识的大门。”博物馆理应是暑假生活的最好去处。
作为暑假生活的最好去处,还因为博物馆里有着学不完的知识,如果说读书是“开卷有益”,那么一走进博物馆,就会激发起孩子们无穷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热情。博物馆本身是开放的,涵盖历史、文化、艺术、科技、自然等很多方面。以展品为媒介的学习,呈现出的知识也是多维度的,既有宏观,也有微观。青少年可以学习不同专业学科知识,藉此培养自己跨领域的学习能力。
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已经由传统式的对收藏文物标本的看重,转变为对社会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关注,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资源,为社会发展和公众的学习、教育、娱乐提供服务,是博物馆的职责和目的。博物馆也当然应该是孩子们最好的课外学堂。而让更多的人其中尤其是孩子们来参观、接受文化的熏陶,更多地发挥它的社会价值,也正是国家耗费巨资建造博物馆的目的,从这个角度,博物馆更应是孩子们暑假生活的最好去处。
□钱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