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图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减少无效社交 真的很有必要
96岁老教师每天捐献1元钱 坚持了20年
基层教师“想不通”: 城里老师犯错咋往乡校调
2岁儿子闯入爸爸毕业典礼 挨个和毕业生握手
硬核大爷坐地铁 自带logo“勿需让座”
记者卧底植发三天速成班 练2小时就给患者手术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7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减少无效社交 真的很有必要

 

前几天,有关无效社交的话题在媒体上和网络上有点火了,这是源于一个美食博主在微博中的感叹,可以说是无意“栽柳”,却柳树成荫。这个话题迅速发酵,网友们从各个角度来探讨关于无效社交的种种弊端。似乎经这位发帖人的一个点拨,人们发现,原来我们生活中的无效社交,是何其多啊。

对此,我也十分感同身受。本来我也是一个好静的人,无奈身处出版业第一线,不停地打拼了几十年,想来想去,这些年来因为工作关系,也结识了不少各行各业的人。正如这篇博文所说的那样:在一个饭局上,突然来了这么多以前不认识的人,但是因为某种原因,坐到了一起,结果交换了一堆名片,等回去后,也几乎没有联系。如今,早已经记不起当时这些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正如一首传唱很久的老歌《驿动的心》里面的一句歌词“路过的人,我早已忘记”。我特别不愿意参加几百人、甚至更多人出席的会议,因为在这类会议上认识的人,都和不认识一样。

随着几次调动工作单位,我发现,我每次收拾物品时,总是要将这些数以千计的名片分期进行“销毁”,因为其中大多数人从认识之后,就没有丝毫的联系,至今姓甚名谁,几乎都忘记了。由此,也发誓再也不用名片,因为我估计我送给别人的名片,也会遭遇到同样的结局。再说,如果一个人要保持联系,未必需要名片,哪怕是一个电话,一个微信,或者一个QQ,都会“矢志不移”地联系与沟通。

然而,作为过来人,当然清楚无效社交是如此耽误一个人的生命,让一个人在虚无缥缈中不能自拔,以为认识人多,就一定处处胜算,处处是艳阳高照,其实,这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误区。

相对于无效社交,有效社交都是在人生的长河中,认真地细细品味一个人,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如管鲍之交,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一段佳话。而无效社交是指那种无法给你的精神、感情、工作、生活带来任何愉悦感和进步的社交活动。早在2016年,就有一张图在网上火了:“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整天,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它告诫人们,要远离无效社交。

看来,无效社交就是你加过微信和QQ后的人,是在各类会议递过名片又后悔的人。是总在想方设法把对方从自己的社交平台拉黑的人,是总是见面装作不认识的人。因为三观的不同,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结识各种人,但是,见过多了可以,而作为朋友却未必,因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在社交中,我们不能不考虑“向度”。如此,减少不必要的应酬,才能腾出手来,干其他自己想干的事情。

□赵强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