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难、环境差、物业管理缺失……这些老旧小区治理的症结往往困扰着居民百姓。随着在职党员回社区和村报到活动的深入,目前,北京市不少社区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解决老旧小区治理难题。
【行动】
地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解难题
提到老旧小区,不少人都会想到停车难、环境差、物业管理缺失等让人头疼的种种现象。在解决这些乱象的过程中,朝阳区麦子店街道霞光里社区的做法是发挥地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作用,帮老旧小区解难题。
麦子店街道霞光里35号院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的老旧小区,面积达22500平方米,有老旧居民楼6栋,居民379户1137人,其中670平方米为老旧平房,且已被房管所鉴定为危房。因物业单位失管缺位、产权单位无人管理、街道部门无权管理,对小区平房拆不得、建不了、修不成,居民私搭乱建、堆物堆料、私占绿地等各种问题愈演愈烈,群众对消除隐患、整治环境、改善生活条件的呼声日益强烈。
怎么解决这些难题?据了解,在街道工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的作用,创新双向服务渠道和方式方法,将霞光里35号院平房改造工程作为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载体,将发挥楼院党支部的引领作用与发动楼院居民自治深度结合,将小区环境建设与疏解整治促提升深度结合,在治理方式的转变中推动社区居民生活品质持续提升。
据介绍,社区党委将党政群共商共治工作重心进一步下沉,在35号院建立起楼院党支部,18名党员选任楼门组长,建立楼院自治组织。开展平房改造宣传动员,召开社区层面讲党课活动6次、社区组织生活会2次、社区议事协商会25次、35号院楼院党支部会24次、党员入户上门征求意见12次。
聚焦安全隐患大、环境脏乱差等居民关切难题,在街道、社区、社会单位三个层面广泛开展议事协商。在前期分组入户收集需求并建立台账的基础上,进一步搭建平台,商议方案,一年内针对拆建改造事宜召开议事协商会18次,最终平房改造方案获得全票通过,产权单位同意投入改造资金。小区环境建设被列入朝阳区15个优美小区之一。
据介绍,社区还充分利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引领功能、组织功能、服务功能,进而实现“党委吹哨、街道职能科室报到、产权单位报到、全体党员报到”,盘活资源,凝聚建设优美小区强大合力。产权单位进一步加大投入,对小区老旧电线电缆进行全面更换改造,彻底解决因线路老旧造成的安全隐患。社区党委成立由党员群众组成的小区自治车管会,通过与周边企业共同协商,增加车位,解决小区停车难问题。
探索参与式协商共治
在解决老旧小区治理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中,不少社区探索出社区协商共治的方法。通过各方参与,群策群力、解决难题。这其中就包括海淀区羊坊店街道铁西社区。
海淀区羊坊店街道铁西社区位于北京西站北侧,是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型社区,现有1700余户,5400余人。据介绍,社区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为主线,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目标,注重发挥社区党委核心领导作用,调动居民群策群力,积极探索实践社区协商共治的新途径。
铁西社区党委以民意调查问卷中提出的“五差”问题为突破口,召集30余次讨论会、专题会、问计会,剖问题、求根源、列危害、找方法。社区党委以此为契机将社区空间“一分为四”划分责任田,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各负其责,把自治落实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社区实践上。
据了解,社区以楼门党员、楼门组长为主体的楼门内的自治,负责本楼门公共利益和秩序的维护与管理。社区43个楼门无堆物堆料、无小广告,门禁系统4年来运行良好。此外,以社区志愿者队伍为主体的社区公共空间自治。社区14支志愿者队伍主要活动在社区治安、环境卫生、社区秩序、社区文化四大方面上。在没有保安的前提下,社区做到了4年无刑事案件、无小广告、无共享单车、无犬便,机动车自管停放有序,文体队每年在社区中演出5场次。社区中公共利益的维护主要是依托“三级网格”力量来实现。在近4年中,社区没有一例新增违建和破坏公共设施与绿化情况发生。两委班子在社区自治中主要是负责协调各方资源,化解各种矛盾,谋划社区治理,推进社区建设。
摸清资源推进社区建设
在推进社区建设的过程中,资源的掌握和合理利用是个重要的手段。在这点上,昌平区天通苑南街道嘉诚花园社区建立“三个清单”,梳理区域内资源对接需求。其中,多方拓展“资源清单”。按照可提供、可利用、可共享原则,对场地、人才、服务、资金等资源进行摸底,建立资源台账。据介绍,现可利用的“内部资源”包括党员活动室、会议室、图书室、舞蹈室、书画室、乒乓球室、篮球场、儿童游乐场等8处,老党员先锋队、在职党员心愿认领队和组团服务队等3支,网格长、居民小组长、楼门长、志愿者162人。
社区积极发挥“五方共建”工作机制作用,将物业公司、东小口卫生服务中心、市财政局等纳入可提供服务的“外部资源”。
不仅如此,社区还动态更新“需求清单”。通过座谈、走访、12345服务热线、民主议事会等,广泛收集居民群众和驻区单位的服务需求。据了解,截至目前,共收集环境整治、基础设施等各类需求清单9个。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对各类需求逐一进行分类排列,社区管理层面上能处理的,由社区党支部联合物业、各类志愿服务队等共同解决;社区管理层面上处理不了的,以清单形式,上报天通苑南街道相关部室(中心),通过“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方式加以解决,实现了居民群众“需求清单”的动态更新。
此外,做细做实“项目清单”。按照“征集需求——讨论协商——确定项目”的程序,聚焦环境整治、文体活动等各类需求,建立项目清单9个,已完成6个。
将项目与资源进行对接,利用上级拨付的帮扶资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等,先后实施了社区绿化景观提升、自行车棚改造、自备井改市政水、篮球场改造、小区北门广场改造、小区内道路修复、文体活动中心改造等工程。结合基层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以及“回天有我”社会服务活动,将小区环境整治作为一个长期项目列入清单,发动社区党员、在职党员、志愿者等,定期对小区环境卫生进行清理,确保“项目清单”落到实处。
【进展】
71万在职党员回社区和村报到
近日,本市召开纪念建党98周年暨社区党建创新经验交流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市属9000多个法人单位党组织、71万余名在职党员已全部回所在社区(村)报到。
据介绍,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已经在社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3000多个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群众诉求就是哨声,全面提升社区快速响应服务居民能力,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据了解,全市市属9000多个法人单位党组织、71万余名在职党员全部回所在社区(村)报到,党员们在基层治理中献计出力,在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方面探索与努力。
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市正在制定《关于推进“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向社区深化的实施方案》,根据方案,本市将明确社区组织体系、治理结构、党员管理、服务群众等基本规范;加强组织覆盖,深入推进街道、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街道党工委可吸纳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兼职党工委委员;吸纳业委会、物业企业、社区社会组织中的党员负责人担任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注重把社区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明确为社区各类组织的负责人。
此外,本市还将强化党建引领社区自治功能,凡涉及居民利益的事项,都要协商于民,做到居民的事居民议,有效发挥现有党建工作机制作用,坚持求实创新,真抓实干。
□本报记者 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