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0版)
自小喜欢绘画的林存真,并没有想到自己此时能有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机会。对她而言,这是一次异乎寻常的经历,让她终身难忘。同时,她更把这一次挑战,看成是作为一位中国设计师的责任和担当。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她参与了一系列景观设计。此后,她又先后参与了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的设计,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吉祥物的设计。
时间来到了2015年7月31日,马来西亚吉隆坡,北京申冬奥成功,举国欢腾。而此时,林存真的心里却暗暗琢磨着一件大事:“既然要办冬奥会了,那就一定是要有一个会徽的,我是不是能再设计一个?”
也许,很多人还不知道,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标志,也是林存真设计的。
已经设计了申冬奥标志,如果再能参与冬奥会会徽的设计,这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既是无上的光荣,也是一次艰难的挑战。
时间很快来到了2016年7月31日,北京冬奥组委在纪念北京申冬奥成功一周年活动中,正式面向全球征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会徽设计方案。
改稿曾感到崩溃
当设计会徽这项工作被提上日程,林存真面临的困难才刚开始,首先就是选择会徽构成基本元素的问题,林存真设计的申冬奥标志是以一个汉字的“冬”字为图形基础。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是否要延续这样的思路?
“当时就想做新的,就是应对新的技术发展,更未来感的一个设计,放在五六年后也不落伍的一个设计。”在林存真看来,中国的书法是一种运动,滑冰滑雪也是一种运动,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于是她在工作室里不停地写,换了各种笔,毛笔、板刷,快的、慢的,找各种感觉。
“在奥运会这么大的一个国际平台上,怎么展现中国,其实汉字和书法,是规避不掉的。”考虑了许久,和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经过了充分的讨论,林存真终于开动设计。
2016年11月30日是会徽设计方案征集的最后一天。这天下午,林存真带着学生们来到会徽设计征集办公室提交作品。“截稿的头天晚上才做完,我这拖延症实在太严重了”,林存真轻描淡写地回想着那段经历。
“说实话第一版的作品并不是最满意的,因为时间有限,但是我把会徽里应该要表达的东西,应该要体现的元素都放进去了,其实设计也有理性的,也有研究性的东西在里面。”
会徽设计征集,收到了4506件作品。2017年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六,年味儿渐浓。正要进入放假状态的林存真,收到北京冬奥组委通知:“801号作品入围了”。最终林存真的801号作品 “冬梦”“飞跃”,在4506件作品中获得初选第一名。
设计完成,人生迎来高光时刻
短暂的入围喜悦后,林存真的真正考验来了。在通知801号作品入围的时候,北京冬奥组委同时也提出了修改要求和时限,而第一次交修改稿的截止日期就在元宵节后。2月6日,正月初七,由时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的王敏教授担任组长的修改小组,与林存真等四位教授两位助手一起,开始了会徽方案的修改。
接下来的工作,其煎熬程度远超乎想象。林存真和修改小组,收到的意见不计其数,每条意见,林存真都会仔细研究琢磨。就在这样反复修改过程中,林存真一度有了“崩溃的感觉”。要交第一次修改稿的时候,随着时间的临近,她还没有改出满意的效果。“希望有一个比较大的突破,但改来改去老觉得跟原稿脱离不开。”林存真说,“加上还要继续PK,改得不好可能就要被刷掉,压力很大。”有一天晚上到了11点,林存真看每一张修改图都很难看,感觉快要崩溃了。室内气氛非常压抑,跟着一起修改的助手都不敢说话了。这时林存真意识到自己状态不对,便果断关上了电脑,说:“大家回去吧,我们明天再改。”
如今,回忆起当时的崩溃,林存真说:“你是什么状态,你的设计作品就是什么样子。感觉不对的时候就不要硬撑了,改不好的。”
最终,设计完成。
在这巨大的工作量里,有一组数据很明了:两个硬盘,338个文件夹,2499个文件,总共14.34G。每张修改稿所占据的容量仅为不足300kb。
考虑到未来运用的各种可能性,她设计的会徽,无论从立体感,还是颜色的选择,都经过了上次的修改推敲。“未来雕塑类型的、产品类型的、AR、VR超现实的标志也可能会在你面前立起来。所以我们在做的时候,形式有立体转折关系的,我们还坚持了一些渐变颜色。今后他一定会有更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动起来了以后。”
三种身份
现在的林存真,有三种身份:老师、设计师、收藏爱好者。她说,三者看似不相关联,但是却相通。收藏老物件,可以让她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设计中,她将这种传承,传递给学生,将传统赋予新生——
喜欢老物件
课堂之外的林存真还钟情于收藏。刚回国时,她与老公购置家具的时候,竟不约而同地挑选了一些风格古老的家具,为了能在眼花缭乱的新老家具中慧眼识珠,林存真不由自主学习研究古家具的历史、制造以及种类等等,日积月累林存真将这爱好延伸到工作中,参与了“可乐马”古典家具博物馆的策划设计以及实施和美成在久——金丝楠艺术展的策划与实施,获得了博物馆领导以及业内的一致好评,其中美成在久——金丝楠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后备受欢迎,曾三次延长展期。林存真还为古家具设计画册,其中《凿枘工巧——中国古卧具》被评为2012年“中国最美的书”。
2017年8月28日,林存真在“人人都是创意家”项目中,发布了她的最新设计作品《重生》。在“造物为良”的中国设计思维方式主导下,林存真与工艺师们一起沉浸于传统材料与工艺,运用湖田窑古瓷残片(宋瓷)呈现出传承与创新并存的当代设计艺术品,让古老的艺术在当代重新焕发出生机。
最爱讲台
从德国毕业回国后,林存真思前想后,最终没有回到设计杂志的岗位上,而是转而投身教育的讲台,她希望把自己对于中国文化的设计理念传递给更多人,尤其是现在的青年人。她将课堂带出教室,带学生钻进北京胡同,与老艺人聊天,设身处地欣赏感受民间设计。
林存真说:“因为我认为,设计并不是将学生关起门来读书,需要带他们出去开眼界,去行万里路,这样有利于他经历的培养,眼界的培养,一个人的历练越多,积累越多,他的设计就会越好。”她还锲而不舍地致力于改造项目“大栅栏更新计划”,将现代的设计思想与古老的胡同碰撞。
林存真对学生采取的教育方式是:“我是一直在坚持对思维的培养,对方法的培养,我发现其实从中小学教育来看,学生的思路都受到了禁锢,设计本身需要打开思想,从一个古板的状态到一个富有创意的状态,这其实是需要训练的,再加上学设计的有很多是文科生,而设计本身又需要很强的逻辑性,所以我们现在一直在注重学生这方面的培养。”
同时,作为设计师,也需要有同理心。“因为设计不同于艺术,设计是要最终应用于生活。这是我被调到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负责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的设计以及管理后,由一个设计师的身份转变成‘甲方’,慢慢了解到这个道理的。”现在,林存真的课上,也会强调让学生用同理心,去对待客户或设计应用方。“很多设计师都蛮有艺术家气质,但大部分设计师的作品是要投放到社会中的,别人要拿着你的设计去应用,所以设计师需要倾听需求。有很多设计师会吐槽甲方意见不专业,但我觉得要学会同理心,换位思考需求,这是一个设计师应有的素质。”林存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