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多人的礼堂里鸦雀无声,没有人玩手机,没有人私下聊天,全部在认真听讲,这是何等的厉害。”回忆起入学第一课,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学生车宗凯至今津津乐道,能带来这种“震撼”效果的主讲人,就是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王易教授。
在很多人大学子心中,王老师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她的思政课不仅有外系学生前来旁听,还有不少外校的师生慕名而来,而且很多学生从学期开始一直旁听到学期结束。为什么她的课能这么吸引学生?
车宗凯告诉记者,王老师上课时不会单纯讲理论,她会联系实际生活和人生信念,她的课堂是有温度的。“她本身是有信仰的,所以每句话都热气腾腾。比如讲易经的易字,她能从易字的结构入手,引申到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含义,以及中华民族性格等,特别有哲思。”他的总结得到了身边几个学生的一致赞同。
王易擅长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思政课,她以“中国传统美德与人生修养”为主线,联系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刚健有为”“仁爱和谐”等专题的讲授,为大学生呈现生活与成长的人生哲理,用先哲的思想打开学生心扉, 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作为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她成立了大学生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工作室,把教学重点、理论难点、社会热点和学生特点紧密结合,开展研究型教学,引导学生讨论和深入思考,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环节中,是王易思政课教学的另一大特色。在学期初,她以专业班为单位,给学生们布置一个研究任务,让学生选择一种感兴趣的社会思潮,搜集资料并形成期中论文。王易会认真修改每位学生的论文,并以修订模式反馈给学生。选择同一个社会思潮的同学还要组成讨论小组,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形成共识成果后,拿到课堂上展示并接受同学提问,进而检验他们对这一社会思潮的理解程度。同时,她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本学习手册,记录自己的课堂感悟、人生困惑以及各种所见所感,她会逐一阅读并留下意见,既有对学生的鼓励和对问题的解答,也有自己阅读后的收获。这种课下的师生互动直接推动了课上的教学效果。
她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中国人民大学最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也是思政课的示范性课堂。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提供的数据显示,王易连续 18 年被学生评价为“优秀”,在历年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平均分在95分左右。她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最美教师、北京青年教学名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首批特级教授、第 13 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她的同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宋友文副教授用“春风化雨”来形容王易的教学风格,称赞她把古代经典、现实案例、思政理论信手拈来,对学生谆谆教导,针对社会热点进行理性引导,实现了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有机统一。
与宋友文的评价相似,2016级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雷引杰也用“润物无声”来表达对王易老师的喜爱,“王老师课堂下和我们也有交流,学生有什么科研比赛,她都会不遗余力的提供帮助和指导,上她的课既是思想熏陶,更是心灵享受。”
□本报记者 任洁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