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站到大会堂领奖台上的技术能手
讲出有温度的思政课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6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站到大会堂领奖台上的技术能手
——记北京现代仁和保全部设备信息保全科现场工程师任志强
 

他曾“酣战”6小时,从27个省市53支代表队161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最终站到了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他是北京现代的技术大能手,是北京现代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他叫任志强。

今年年初,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举办了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五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交流活动总结大会。在本次大会上,北京现代仁和保全部任志强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从零开始到技术大拿

任志强,今年36岁。2003年中专毕业后,他来到北京现代发动机保全工作,先后担任过仁和保全发动机保全工、组长、班长等职务。

刚到工厂时,看着现场自动化设备到处透着新鲜,不会的东西很多,什么都要从头学起。电气图纸看不懂,他就向老师傅请教,看不懂的英文单词就把它记下去查词典,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电气基础知识、PLC知识、气动液压知识等,他勤学苦练,刻苦学习专业知识,5年后成长为北京现代最年轻的保全班长。先后参与发动机1、2工厂设备安装调试,30万产能增加,国四、国五排放标准机型技术升级改造等多项设备重大改造项目,掌握多种设备维修、维护、诊断方法。

2008年,任志强带领组员自主维修曲轴磨床主轴和工作台,减少厂家维修费用30余万元,节省维修时间2天。建立了加工中心、磨床主轴等维修方法标准化流程;开发现场故障快速定位诊断系统功能,减少故障排查时间;编写了加工中心钻头深孔加工刀具检测功能程序,解决了因断刀引起工件报废问题,工作成果多次在内部外部获奖。

2011年,任志强带着8年的现场经验,调入仁和保全部设备信息保全科,负责工业自动化方面的工作。

仁和工厂的10个车间加起来有540多台工业控制PC,因生产设备工作性质的异同,使得各个设备的软硬件也不尽相同,怎样管理好这些工业控制PC也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凭借8年的现场“摸爬滚打”,以及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在2012年,任志强历时5个月,摸索出一套适合仁和保全部的工业控制PC管理体系——自主更新、数据备份、信息安全以及故障处理标准化管理。“按照步骤做好线路图,进行单点课程,工人在操作的时候,既能保证安全,又可以提高效率。”管理体系运行后,效果显著。以前工业控制PC由设备厂家进行更新,单台更新费用高达10万元左右,通过不断的技术测试与现场设备调试,最终掌握工业控制PC自主更新核心技术,自主更新仅需1万元硬件费用。2013年以来自主更新80余台,共节俭资金约300余万元,未发生因现场PC引起的故障停机现象。

凌晨2点赴现场解决难题

2016年,任志强开展设备控制部件升级改造项目,车身车间很多设备使用老旧型号的PLC,该型号厂家已停产多年,无法采购备件,找厂家更换每台平均需要8万元,为解决燃眉之需,经过多次现场试验与调试,最终成功用新型号替换了老型号的PLC,实现每台节俭费用5万元。

2017年,夜班正常生产的仁和发动机装配线突然出现网络通信不能连接,PLC(可编程控制系统)无法启动的情况,导致近两个多小时的停产。凌晨2点,仁和发动机厂崔科长打电话给任志强,让他协助解决现场故障。2点20分,任志强驱车赶往,在不到一刻钟时间内到达生产现场。经过详细的现场交流,他凭借多年的现场经验,断定通信网络存在短路情况,经过确认,通信网络确实存在短路。解决了查找问题点的难题,接下来更棘手的是,如何找到短路的地方。

发动机是汽车领域技术最密集的关键部件,发动机装配线每个环节的控制都必须具备高可靠性和一定的灵敏度,才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而找出网络短路的地方,需要在30米范围内对50个站点间进行排查,如一一排查,至少需要排查200分钟。此时,任志强意识到,生产线不能等!必须快速排查!任志强巧妙的运用折中排查法,仅用40余分钟便确定了发生短路的位置。经过更换后,生产线恢复生产。

提起当时的心情,任志强说:“虽然是大半夜来的,但是凭借自己的技术,为现场解决问题,为公司生产运营保驾护航,心里真是挺高兴的。”

2018年,杨镇轿车部车身车间面临着一个生产难点。车身车间生产设备多、自动化率高、设备工艺复杂,生产过程中,频发小故障一般可以在现场直接修复维护,不会造成生产线停线,但会造成生产设备运转率低下。为解决这个问题,杨镇工厂成立课题攻关小组,在仁和工厂干了十多年设备保全的任志强,担任技术支持,自主开发了基于“互联网+”车身设备故障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在线实时监测、收集、整理分类现场设备信息,利用科学数据分析方法,实现设备预防保全,消除设备潜在的隐患,提升设备管理水平,提高设备生产效率。

6小时激烈“酣战”终夺冠

2016年,任志强为了提升理论水平,考取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的在职研究生,主修专业是大数据技术。“主要是想学一些跟计算机相关的,应用到工作中。”任志强说。

在参加全国决赛前,任志强和队友在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集训。集训期间,领导和同事分担了工作业务;而任志强家里还有7个月大的宝宝,培训学校离家有40多公里,为了兼顾培训和家庭,他每周回一次家,为了节约赛前的宝贵时间,任志强周六晚上6点到家,第二天早上6点又开始了返程之路。

2018年9月,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在陕西宝鸡举行,通过理论考试和6个小时的实操比赛,任志强最终从27个省市53支代表队的161名选手中脱颖而出,站到了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

既是终点,又是起点。任志强和团队一起,这一次向着“中华技能大奖”发起了主攻,而挑战“中华技能大奖”的先决条件,就是首先要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面对代表着我国技术工人技术、技能水平的最高奖项, “有挑战,但也一定有信心”,任志强坚定地说。

“专注——心无旁骛,任志强从PC(现场工控机)入手,深挖技术,用技术手段助力企业经营提升”,设备信息保全科科长李春海说,“他就是一位技术场上的马拉松选手,一直在不停地干,不停地钻研,一股劲往前冲,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地做,持续地迭代发展。”

□本报记者 马超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