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吃得好、健康成长是所有父母的心愿。随着市场的细化和多元化,各种儿童专用食品层出不穷,为家长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儿童酱油、儿童面条、儿童饼干……这些打着“儿童专用”旗号的食品,真的适合孩子食用吗?消费者冲着“儿童专用”不惜高价购买,真的值得吗?
“儿童食品”到底值不值得买?
市面上“儿童食品”太多了,儿童牛奶、儿童酱油、儿童饼干等,这些食品到底值不值得高价买回家呢?
实际上,我国并没有专门针对儿童食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更没有明确的儿童食品的定义,至于市面上层出不穷的各种儿童食品,无非是商家为了迎合家长们关爱孩子的心理需求而创造出来的词汇。
儿童饮用水
“天然水源”“无重金属”“低钠”“无菌”……往往是这类饮用水的宣传口号,正好有很多家长担心纯净水缺少矿物质没有营养,自来水太“硬”对宝宝肾脏不好。所以婴幼儿用水貌似解决了家长们的“痛点”。
事实上,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是GB5749-2006,根本没有所谓儿童饮用水专门的执行标准,婴幼儿饮用水、儿童饮用水也只是商家炒作的概念。无论是给小宝宝们冲奶粉、做辅食还是给较大的孩子喝水,普通合格的饮用水中的重金属、钠含量都已经很低,完全可以满足婴幼儿等儿童的需求,更不会对身体有什么害处。但需要注意的是,0-6月龄母乳喂养的宝宝,完全不需要额外提供任何水。
儿童牛奶
××星、××仔等可爱又卡通的名字和包装,再加上甜甜的味道,视觉和味觉上看简直是小朋友们的专属。
但这类“儿童奶”多数属于含糖不低的调制奶,与鲜牛奶、纯牛奶不同的是,这类奶通常要求牛奶含量80%以上就行,可以添加其他原料或食品添加剂。
从营养角度,还是首选品质有保证的鲜牛奶、纯牛奶。从饮食行为建立的角度,经常喝这些甜味很重的调制奶,可能会造成小朋友们对甜味的格外偏好,甚至容易偏食。
我们说“每天一杯奶”,优先选择鲜牛奶、纯牛奶、酸奶,调制乳、风味发酵乳也可以,但千万不要把乳饮料或者奶味饮料当成真正的“奶”。区分的关键还是学会阅读食品标签,最简单的办法是看蛋白质含量。
儿童饼干
数字、卡通、水果、海洋动物等可爱的造型、色彩丰富靓丽的包装,“儿童饼干”也只是靠颜值取胜。要说营养、健康,可能很难找到这么一款饼干。
饼干的本质是面食,无糖不甜没有味道,不加油无法形成酥脆的口感,注定了饼干就是高糖高脂的典型代表。无论颜值有多高都一样。
如果实在想吃,那就尽量选择低糖低脂的,营养成分表中的数字很直观,而配料表中排序越前说明含量越多。对于精细动作发育中的小宝宝们,适当提供一些小颗粒易融化的无糖或低糖饼干,有利于训练宝宝们的抓握能力。
另外,磨牙饼干是很特殊的一种,需要家长们严格把关,硬度合适、没有尖锐的部位,也要防止噎着、过敏等情况。
儿童酱油
“有机”“无添加”“营养无盐”“原味”“特级”“不含防腐剂”……温馨提示,这些词汇无论你多喜欢听,都还是要理性消费和食用。
首先,与其他几种“儿童食品”一样,儿童酱油也没有任何标准可言。
其次,一岁以内的宝宝饮食不需要加盐和任何酱油,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5岁儿童每天不超过3克盐(1200毫克钠),包括食盐、酱油、其他零食中的盐。
酱油本来就是调味品,孩子们吃的量少之又少,有机与否对健康影响不会太大;而是否真的“无盐”,一看营养成分表即可,钠含量是否为“0”;是否是“特级酱油”,只要看一下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是不是≥0.8g/100mL即可;而酱油中也是允许添加防腐剂的,只要不超过国标规定的最大使用量,对身体也没有任何危害。
孩子的饮食真的不需要特别对待吗?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生长发育特点有所差异,所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将“儿童”分为0-6月龄婴儿、7-24月龄婴幼儿、2-5岁学龄前儿童、6-17岁学龄儿童少年。
一般来讲,2岁以上的儿童摄入食物种类和膳食结构开始接近成年人,食品标准与成年人的没有任何区别。只有婴幼儿食品(配方奶粉和辅助食品)属于特殊食品,有更严格的生产要求。
如果一定要给孩子特别的饮食关爱,还是从良好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开始吧。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规律就餐、自主进食不挑食;
引导孩子们选择更益于健康的零食,比如奶制品、新鲜水果、原味坚果等;
尽量限制一些营养密度低的食物,比如果脯蜜饯、各种甜饮料、油炸膨化食品等;
帮助孩子们学习阅读食品营养标签,学会辨识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其他食品营养信息。
(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