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师傅老谭
踩车定亲
另一座北京“老城”尚待引起进一步重视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9年5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另一座北京“老城”尚待引起进一步重视

 

乍听这话,觉得不可思议。印象里,“三山五园”不是游乐的地方吗?

专家的介绍,让人明白历史的真相——“政自园出,因园记事”,和以往朝代“宫居理政”不同,清朝是“园居理政”。说三山五园是“政治、文化、军事中枢”,是因为自康熙帝开始,大多数清朝皇帝在这里听政理政,如引见大臣、御门听政、任命官吏、策试选士、勾决人犯、翰詹大考、阅试武举等例行政务,立储废储等重大事项,以及许多重要外事活动。清帝在三山五园的主要活动是居住、理政和游憩,三山五园见证了清朝政治的跌宕起伏和清代的兴衰历程。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何瑜教授研究,康熙帝自康熙二十六年后,直到去世,每年有150余天在畅春园居住理政;雍正帝自雍正三年八月,园居理政后,平均每年在圆明园210余天;乾隆帝的理政地点,除紫禁城、避暑山庄、南巡和东巡途中之外,年平均驻圆明园120余天;嘉庆帝驻圆明园时间,年均160余天;道光帝驻圆明园时间,年均260余天,道光二十九年,有闰月,其园居时间高达354天;咸丰帝在咸丰十年八月初八逃往热河前,驻跸圆明园7年,年均时间也达210余天。

在清史专家看来,清朝存在268年,清帝有226年在三山五园理政,三山五园成为清朝的实际政治中心,是园林中的紫禁城。

“三山五园并非只是游玩场所,而是清朝政治中心。”从事北京文化史和元明清史研究多年的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文化史研究所研究员赵连稳说。

长期从事中国史研究的厦门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张公政认为,清帝每年平均在园时间多超过在紫禁城的时间,紫禁城仅保留其统治权威的象征功能,“三山五园”的政治功能由“御苑”转向“宫禁”,清帝由“宫中理政”到“园居理政”的阶段转化,突显了以圆明园为核心的“三山五园”体系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

“为北京带来‘综合实力’”

今天的人们,对颐和园、圆明园可能还有认识,但是对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就比较生疏了。

圆明园曾以规模宏大、珍藏文物众多、建筑规格中西合璧,达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巅峰,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历史的尘烟,停滞在1860年——那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洗劫圆明园并付之一炬,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与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

北京联合大学张宝秀教授是“北京学”专家。她说:“三山五园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大多被英法联军焚毁,1900年又遭八国联军洗劫,颐和园等园林后来陆续重建,但圆明园等昔日辉煌无比的皇家园林如今只留下了遗址,深刻铭记着中华民族曾经的耻辱。”

“三山五园是近代中华民族屈辱史的象征,具备耶路撒冷哭墙般的价值。”北京市海淀区文化促进中心副主任张东旭说。

据学者介绍,清朝灭亡后,颐和园被列为皇室财产,对公众开放。1928年后由北平市政府接管,改为国家公园,但不少院落被私人占用。香山静宜园遗址在民国后被皇室赐给教育家英敛之、熊希龄等人,用于开办学校,民国时期香山多处地方被北洋政府官员圈占,兴建别墅。玉泉山的情况与之类似。圆明园遗址中残存的石雕、栏杆、太湖石、围墙、砖瓦被移走兴建花园、坟墓(张作霖、谭延闿等人墓地均使用了圆明园石料),部分华表、石狮、假山湖石被移置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正阳门、新华门、中山公园等处。畅春园遗物也被搬运一空。其余园周围各附属园林及亲王赐园,大多转卖给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以及民国显贵富商,部分园林保存至今。

(十九)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