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服务外国人才 体现北京“温度”
清华附小学生毕业时人人会“足球+游泳”
公益活动带给孩子不一样的体验
中建二局捐建爱心书屋落户革命老区
大兴国际机场 率先使用高级地面引导系统
减税降费红利集中兑现 昌平企业获得感提升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5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创新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体系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服务外国人才 体现北京“温度”

 

为了让更多国外高精尖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近年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外专中心深入基层一线,进高校、进企业,组团宣讲政策;对接高精尖产业人才需求,吸引高端外籍人才来京创新创业;组织策划各类活动,为外国人才送去多形式、个性化的精准服务,为更多外国专家和外国人助力北京发展创造了积极的外部环境,体现了北京“温度”。

以服务对象为中心

组团宣讲精准服务

为了更好地满足外国人才在华工作、生活的实际需求,以更加积极、开放、有效方式服务国际人才,2018年开始,外专中心团支部号召团员青年作为志愿者,利用周六日等休息时间,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国际人才提供帮助。

清华大学成为了首个服务站。清华大学有大量外国专家和留学生,需要详细了解外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由于外国专家和留学生在工作日内要开展科研、教学等工作,市人力社保局外专中心的青年志愿者们便利用周末,结合自身业务特点,为外国留学生们宣讲解读在华就业政策、高层次外专项目等相关政策,还积极为学校各院系的管理人员答疑解惑,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记者还了解到,以往外籍人员都是通过上网了解最新政策,现在人力社保部门不仅开通了12333咨询热钱,还积极主动去企业、去高校送最新政策。通过单一问题一对一讲、复杂问题组团讲、共性问题预约讲的政策宣讲形式,向办事企业提供面对面的政策咨询解答,打通政策制定“最先一公里”和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优化管理服务系统

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近年来,本市以项目资金支持为抓手,吸引高端外籍人才来京创新创业。积极对接非首都功能疏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重大战略部署对高精尖产业人才的需求,主动提供服务,为本市重点发展的医药健康、软件和信息服务、大数据、环境工程和新材料、生态农业等产业领域积极引进外国专家。

与此同时,随着不断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系统,外专中心已经顺利形成“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实现外国人来华工作的全流程管理。同时,积极推进受理权限下放,在外籍人才集中的朝阳区、海淀区、顺义区设立区级办事窗口,使本市约60%的外国人才可选择属地就近办理相关业务,并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办结期限。

对此,普华永道全球派遣服务中国区主管合伙人朱锦华感触尤深:“北京人才签证的审批、高端人才许可绿色通道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是非常便利的。公司聘用很多外籍人才包括在全球的很多高端客户都享受到了这些便利,尤其是人才签证确认函从申请到取证平均只需要2个至3个工作日,体现了北京作为大都市的国际化服务水平。”

多项个性化服务

体现北京“温度”

吸引外籍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工作平台,还要有北京“温度”。为帮助外国专家更快地融入、适应北京生活,外专中心积极组织策划各种活动,为他们送去个性化服务。

在今年春节前夕举办的“外国专家迎春招待会”上,400多名高端外国人才欢聚一堂,共同回顾近年来北京市的引智事业发展成就,体验了中国春联、彩蛋和泥塑等民俗项目。外国专家、清华大学教授Cecilia Canessa表示,学汉语、送文化、大联欢,这些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了北京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怀,增加了他们在中国的融入感。

此外,近年来,外专中心还推出了“融智北京”外籍人士高端医疗险项目,鼓励用人单位为外国专家缴纳商业医疗保险后,给予用人单位资金补贴。截至目前,已累计为179名高端外国专家提供了300余万元的补助。

下一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将在今年整合社保、就业、培训等贴合民生的人力社保资源,打造富含“人社专业元素”的志愿服务品牌,积极开展有温度的服务活动。坚持便民、利民、惠民,为办理业务的群众提供引导咨询等服务,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最多跑一次’;积极响应“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结合社区特点,开展系列服务活动;主动对接企业、高校,将政策送到服务对象身边,打通政策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为更多的外籍专家提供精准、有品质的服务,为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本报记者 张晶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