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最美”青年军托起探月梦
“一带一路”上的跨国师徒情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5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美”青年军托起探月梦
——记航天五院深空探测航天器系统总体设计团队
 

“妈妈,月亮上有什么?我们什么时候能去月亮?”这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部空间科学与探测总体研究室主任杜颖的孩子在小时候问过她的问题。随着2019年1月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她可以骄傲地告诉自家乃至千万个遥想月亮的孩子,“妈妈的同事们设计的探测器已经登月,你的问题都有了答案。”2019年4月,她所在的深空探测航天器系统总体设计团队荣获全国“最美职工”称号。

追逐梦想 勇当探月“排头兵”

从嫦娥奔月到敦煌飞天,中华民族从未停止过对宇宙的遐想。新中国成立后,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前赴后继,追月逐梦。在他们的不懈探索中,月球探索不再停留在古代神话和外国新闻里,而是变成可以一步步接近继而实现的“中国梦”。

2004年,中国正式启动月球探测工程,深空探测航天器系统总体设计团队应运而生,承担起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领域的研究开发、规划论证、型号总体设计、技术协调和试验组织等工作。

历经十余年发展,团队已成为我国探月工程的“排头兵”、航天技术创新的一大“引擎”。作为航天总体设计人才的“摇篮”,团队现有员工53人,党员占85%;硕士以上学历占96%,其中博士17人;64%的人员具备高级职称;平均年龄37.7岁,可谓是探月“青年军”。

2007年,团队抓总设计研制的嫦娥一号成功获取全月球影像图,铸造我国航天史上第三个里程碑;2010年发射的嫦娥二号首次实现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越探测;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落月梦想,并创造了全世界在月工作最长纪录;2019年1月,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当下,嫦娥五号开始“奔月取土”的研制工作……

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首颗飞入行星际的探测器、首颗软着陆在地外天体表面的航天器、首辆将“足迹”刻在地外天体上的月球车、首颗以近第二宇宙速度高速再入返回地球的航天器、首颗大型X射线天文望远镜卫星……非专业人士看到的是这些笑傲全球的辉煌业绩,只有研制团队才知道幕后的艰苦付出。“我们的工作,就像是踩在刀尖上跳舞。”杜颖坦言。

在发射场的92天里,嫦娥四号研制团队每天工作近12个小时,完成专项试验17项、主线任务131项、着陆器加电212小时、巡视器加电99小时。33岁的着陆器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杨眉开玩笑地说,那段日子就像是升级打怪兽,不停地闯关,每天累到精疲力尽,第二天又满血复活。

追求极致 不畏艰险保成功

航天强国把深空探测视为彰显实力、争夺资源的竞技场,但各国在这一领域的成功率仅60%,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人类登月成功以来,造访月球正面的着陆器有19个,但着陆在月球背面的一次都没有。因为这里虽然各类物质含量丰富,保留了月球最深层的秘密,但超过90%区域都是环形山和陨石坑,探测器在此软着陆,远比在月球正面难得多。

39岁的着陆探测器主任设计师李飞带领小组钻进文献海洋,查询有限材料。在综合分析了月球背面环境、探测器温度等因素后,他们最终在地形起伏达到6000米的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选定了冯卡门撞击坑作为着陆点,宛如在崇山峻岭中找到一片平原。

2018年,在嫦娥四号发射进入冲刺阶段时,李飞每天工作近16个小时,把1个月当成1.5个月来用。身体一度累到极限,但他说已经顾不了那么多,而且同事们都是这样“扛”过来的。

从地球发射探测器到月球背面的着陆点,中间相隔38万公里。如果说嫦娥三号的着陆区面积有两个北京市大小,嫦娥四号的着陆区就缩小为五环那么大。古有百步穿杨的神射手,今有“万里穿杨”的中国探月团队,承担“瞄准”任务的总体核心成员就是杨眉。作为飞行控制专家,她带领轨道、控制设计师创造性提出定时定点的轨道控制策略,“想过一万种失败可能,并把所有漏洞都堵死”。

2018年10月到11月,她和两个同事负责发射指令核对工作,清单多达五六百页,指令近万条。虽然有自动化检测工具,但她们依然不放心,于是一条一条人工检测,看到后面视线都模糊了。最终,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指定区域内,实现了“指哪儿打哪儿”。

在远征戈壁进行外场试验时,申振荣等队员伴着沙暴展开工作,无视外界环境的艰苦;在内场试验中,人造月壤透过皮肤侵蚀入肺,党兆龙等测试人员戴着防毒面具判读数据,无视可能出现的身体伤害;接受肝部肿瘤切除手术的几分钟前,总装设计专家陈向东仍在给同事发短信,叮嘱技术试验的注意事项,无视手术的压力和病痛……

杜颖感叹,团队的每一名成员都深知自己承担的任务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智慧,容不得出现任何闪失,“追求极致”的理念已经成为他们的工作习惯。

牢记使命 齐心协力探深空

这个团队最厉害之处,在于每个人都在岗位上发挥出最大效能,而且所有人的心力拧成一股绳,把巨大的探月压力转化为坚实动力。

针对多型号多器同时研制、多研制阶段并行开展的复杂局面,团队总结和传承深空探测型号研制经验,进一步提升设计能力;强化专业化建设,开展技术交流和调研,促进新技术的突破;通过识别任务短板和技术瓶颈,细化风险控制措施,对队伍进行科学分析和优化配置;采用协调统一的管理创新,保证了嫦娥四号、嫦娥五号和火星探测器研制的顺利进行。

为了帮助青年员工快速成长,研究室从型号研制、技术攻关、专业发展等多个维度,按照不同层次的岗位需求培养人才,创设适合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形成“勇于担当、自主创新、团结协作、追求卓越”工作文化,培养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科技和管理人才。

研究室成立至今,培养出副总师5人,2人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当选为国资委“月球探测工程优秀共产党员”,2人被评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劳动模范”,6人获得“月球探测工程突出贡献者”称号。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着陆当天,李飞和同事们提前4个小时到岗,紧张地做着最后准备。在着陆成功的瞬间,全场响起欢庆的自发掌声,但大家很快就冷静下来,因为接下来还有玉兔二号分离等一系列任务。他们不敢掉以轻心,鼓完掌后马上投入工作,节奏出奇的一致。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2月20日会见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这正是团队探月征程的真实写照。

在团队办公室的墙上,挂着这样一幅标语:不忘初心 严慎细实访月球;牢记使命 集智创新探深空。15年的探索,38万公里的追寻,团队成员忘我工作,用探月梦托举起中国梦。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最美职工”团队,他们是“最美”探月青年军。

□本报记者 任洁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