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服务患者 分忧解难
70余首红歌“唱响”大学思政课堂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5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服务患者 分忧解难
——记北京安定医院门诊部书记、护士长丁伟华
 

1984年,丁伟华毕业后来到北京安定医院成为了一名护士,2010年开始担任门诊部书记、护士长。今年56岁的丁伟华,从业已满35年有余。同事们眼中“太善良”、“软心肠”的丁伟华认为,自己现在作为一名处于管理岗位的医护工作者,“我首先是服务者,能帮助患者解决好他们的问题,是我该做的事,更是一种责任的体现。”

不怕费心

平稳患者情绪

5年前的冬天,医院医生把一位前来就诊的女患者带到了门诊办公室。原来,这位精神状况不好的女患者没有家属陪同,独自前来就诊,医生没办法接诊,就送到了丁伟华这里。丁伟华耐心询问女患者,怎么一个人来就诊、家属在哪里?女患者说,自己在北京上学,住在姑姑家里,坐头班车来看病,家人并不知情。了解到基本情况后,丁伟华要了女患者姑姑的电话,打通后让其来接,同时让女患者坐在这里等。

这时,女患者说自己没吃饭,丁伟华就找来糖和巧克力。女患者吃完说自己还饿,看她行为表现得幼稚,为安抚住情绪,丁伟华又找来方便面,泡好后,再加上火腿肠拿给女患者吃。过了一会儿,女患者姑姑赶到了医院,带着这名女患者去看病了。约40分钟后,不放心的丁伟华特意找到接诊医生,询问女患者的病情。

每年,丁伟华都会遇到多次类似事件,由于“放走”患者存在危险,所以需要按照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联系患者家属来解决问题。

还有一次,一位患有抑郁症的男患者在就诊中表现出轻生的念头,医生把这位不太愿意说话的患者带到了丁伟华这里。丁伟华问他家人的联系方式,男患者不想给,并想要独自离开医院。沟通受阻的情况发生了。丁伟华倒了一杯水给患者,对他说:“喝点水,歇一歇吧,你要回去的话也先缓缓吧。”在进一步的交谈中,又继续劝道,“你还有家人呢,不能让家散了啊。”患者情绪渐渐缓和了,开始说自己是一名铁路扳道员,有时会受到领导的批评,情绪不好时,工作中看着铁轨、出行时看到地铁,会有想要跳下去的想法。丁伟华心中知道不能让这位患者一个人离开,就反复询问其家人的联系方式。终于问出了患者妻子的电话,但妻子正在工作无法前来。

丁伟华就再询问并给其单位打电话,从单位值班室打到单位领导,又再次打给患者妻子。经过一番协商,最终妻子同意让患者坐地铁与其会合。丁伟华询问患者说,“行吗?”并嘱咐他,“到了一定要给我这打一电话,确认一下。”半小时过去了,患者没有打来电话,丁伟华就又主动给患者妻子打去,得知夫妻俩刚刚会合,她在电话里叮嘱患者的妻子不能掉以轻心,要重视病情,要继续诊治。

“当时我就安心了。遇到这样的事情挺费心的,但帮助到了患者,很有满足感。”一个工作日的午后,丁伟华坐在门诊办公室自己的工位里,回忆着多年前发生的“自己印象挺深刻的”两件事情。此时,阳光透过白色窗帘照在她身上,昨晚就睡在医院的丁伟华,眼睛略微发涩,有些疲乏。

高峰加班

协助进行分诊

原来,采访的前一天下午5点多,医院特需门诊的一位儿科专家的诊室外,仍有很多患儿及家属等待就诊。丁伟华主动对值班的护士说:“你工作到6点就回家吧,之后我接着盯。”上完医院开设的心理培训班,丁伟华6点来到特需门诊分诊台,开始接替同事的工作。

丁伟华分诊时,看着疲倦的患儿,对候诊的家长们说,医院里有自动贩卖机,里面有饼干和牛奶,可以给孩子们买点来吃。当天晚上8点40分,加班才得以结束。想到回家后的时间比较晚了,第二天还需要一早来医院工作,丁伟华就来到医院的一间库房,决定在库房里将就一宿。“我在那写了写报告,差不多晚上11点了,定好第二天早晨6点20分的闹钟,我就睡在那了。”丁伟华说。

第二天,简单洗漱后,丁伟华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作为门诊书记、护士长,丁伟华需要负责党支部、门诊办公室的相关专项工作,以及门诊护士的管理工作。工作日的早晨7点,丁伟华会来到医院开始工作,7点50分小交班后,8点丁伟华会来到护士分诊台,查看交班后护士们的工作情况,以及流程、系统、制度有无问题需要解决,并会协助分诊、导医半个到一个小时。有些时候,则会加班加点帮忙分诊。

今年流感高发期,几位护士感染了流感休假在家。由于人手不足,丁伟华就协助普通分诊台的护士,共同分诊。“晚班应该5点下班,但当天仍有约40个患者没看完,所以就要继续坚持。负责抽血的护士已经下班了,分诊台的护士需要负责抽血、打针,我就需要协助进行分诊。”丁伟华说。晚上7点,丁伟华才离开分诊台。

接连三天,丁伟华都在普通分诊台协助分诊。本来腰就不好的她由于长时间站立,腰疼加重了,“就好像突然间加重了,我戴着护腰现在还没摘下来,平时能借着个力,还能保暖。”丁伟华说。

“工作中,我遇到的患者,一类是话比较多的,那么我就多聆听,这时候不需要我去解答什么,而是让患者宣泄;另一类则是不愿意说话的,这类患者风险性更高,需要循循善诱,需要从他的角度考虑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陪伴,让他有安全感,然后再去了解患者的信息、精神症状、情绪,以此作为切入点进行有效沟通交流。”丁伟华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患者的需求也会变多、增高,那么在作为供给方提供服务时,就要‘换位思考’,倡导‘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对患者以及对同事,是要有颗善良之心的。”

下午3点半左右,采访结束,丁伟华随即走出门诊办公室,站到分诊台后协助进行分诊工作。

□本报记者 唐诗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