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喜迎北京工会十四大
3上一版  下一版4
 
“农民工匠 地下骑兵”
一名调度员的电网保卫战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9年5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名调度员的电网保卫战

国家电网职工张雷
 

当用电已经成为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行为时,很少有人知道在这背后,有这样一个职业——电网调度员。电网调度员是一个平凡而又辛苦的岗位,负责维持电网的正常运行,负责时刻将质量合格的电能送进千家万户,负责各种电网事故的应对与处理。

张雷就是这样一名普通调度员,他所在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承担着向华北区域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西部地区2.3亿人口安全可靠供电的重要任务。工作多年来,张雷没有陪家人度过一个除夕,他舍小家为大家,以维护电网的安全运行为己任,为人民群众正常用电保驾护航。

电网为家,打响电网保卫战

北京电网受电比例非常高,约70%的用电负荷依靠外来电力,且北京地区电源结构较为单一,这些都给首都的保电工作带来巨大压力。2015年11月20日至25日期间,华北地区经历了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6天时间里共有18条西电东送线路发生了58次跳闸,电网结构严重破坏,保供电形势异常严峻。

“那几天里,调度员忙于处置各种故障,电网调度工作开展紧张有序,但我的记忆里却多了些痛苦和难熬。”原来,由于高度紧张的神经和不规律的饮食,使张雷多年累积的胃病突然发作。“我又着急又生气,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犯了老毛病。但我知道,调度工作容不得急躁和疏漏,在关键时刻任何一个细微的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祸。”张雷说,当时自己想的就是稳定情绪、鼓足精神,因为这就是电网的保卫战。经过全体调度员的共同奋战,电网安全渡过了难关。

很多时候,紧张的工作让张雷无暇照顾家庭,舍小家为大家是一种无奈,更是责任感的体现。2018年夏季用电大负荷期间,北京西北部热电中心突发紧急事故,造成多台发电机组停运,若不能及时恢复,将造成北京14%的负荷损失,导致首都20年来首次大面积限电。危急关头,国网华北分部紧急启动应急预案,领导和职工彻夜不休,调度员更是连轴转。那天张雷正在调度台处置事故,妻子打电话告知4岁的女儿高烧腹泻,希望他赶紧回家带孩子去医院。虽然心里万分牵挂,但他还是向妻子解释道:“现在电网情况紧急,如果处置不当,可能会有成千上万个家庭陷入黑暗,医院、学校也可能无法正常运转,紧要关头我不能离开,你辛苦照顾好咱们的小家,我来服务咱们的大家。”放下电话,张雷继续和同事一起准确、果断地处理事故,最终化险为夷,还保障了次日创出历史新高的北京用电负荷。

深耕一线,投入技术创新洪流

在日常保电工作之余,张雷总是喜欢钻研技术,努力创新。

特高压电网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的输变电网络,我国是目前世界唯一拥有在运特高压电网的国家。十多年来,国家电网大力开展特高压电网建设,而华北电网所有特高压工程的启动工作,张雷都参与其中。启动工作工期紧、任务重,对技术要求高,多少个不眠夜,他和同事不断地打技术战、持久战,最终圆满完成任务。“一切都是值得的,能够融入这场轰轰烈烈的建设洪流,在这项世界领先技术的蓬勃发展中贡献自己的一点点光和热,我深感荣幸和自豪。” 张雷说。

多年来,他参加了多项科研项目,不仅提升了电网运行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推动了电网运行技术的进步。他在工作中注重积累与分析,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编辑著作两本,参与编写电网运行专业材料十数册。他还注重将经验与同事同行分享,推动运行团队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多年来,他组织开展运行人员培训班40余期,累计授课百余小时,组织电网事故演习30余次,编写培训相关材料500余页。

此外,张雷还把创新焦点放到了新能源上。他积极参与了华北电网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的建设,利用多年来调度工作的经验,深入开展调研。这项里程碑式的新机制,终于在2018年正式投入运行。调峰辅助服务市场通过市场手段,充分调动各电力企业和用户消纳新能源的积极性,实现了新能源消纳电量同比增长超过20%,弃电率低至2.3%,为保障首都拥有清新的空气、美丽的蓝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报记者 张江艳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