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喜迎北京工会十四大
3上一版  下一版4
 
把西城工会工作推上快车道
工作就意味着责任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5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西城工会工作推上快车道

西城区总工会主席
李会增
 

北京工会十四大即将吹响全市职工群众向新时代进军的号角。西城区总工会将从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带好头,站好位,紧紧围绕学懂弄通做实大会精神下功夫。

作为西城区总工会的“领头羊”,西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李会增通过提高政治站位,与班子一起,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制定方案,周密安排部署,将西城工会工作推上了快车道。

扎实推进

吸纳会员22万人

“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工会工作意义重大。”西城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李会增表示。

李会增告诉记者,2016年,刚接手西城区总工会工作,他就意识到,工会的每项工作,都直接与职工的切实利益相关。但是工会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抓工作一个都不能少,具体从哪里入手?突破口又在哪里?一时间有点无从下手。

“当时,我主动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研,坚持把职工愿望作为工会工作的‘晴雨表’,按照‘党政所需、职工所盼、工会所能’的原则,提出了‘常规工作有亮点、重点工作出经验、特色工作见成果、整体工作上台阶’的整体思路。”他说。

在调研过程中,李会增发现,工会工作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工会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广泛性和代表性不够、组织覆盖不到和覆盖不全仍然存在、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创新不足、联系服务职工群众水平有待提升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他认为:要靠改革创新。

比如,对组织覆盖不到和覆盖不全的问题,要坚持“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的原则,按照“条块结合、行业联合”的方式,采取单独创建、区域联建、行业统建的办法。在符合西城功能定位、行业特征明显的重点行业,建设区级行业工会联合会。在条件成熟的商业街、商务楼宇等建设区域性行业工会联合会。通过定期召开职工和企业沟通会的形式,促进百人以上企业建会,扩大中小微企业职工和零散就业人员的组织覆盖面。

由此,西城区逐步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工会组织体系。五年来,西城区已建立工会组织2870家,涵盖法人单位工会组织10816家,吸纳工会会员22万余人。

实做作风

开辟文化阵地23处

几年的工会工作经验,让李会增对于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有了很深的体会。“要有真做的感情,要有实做的作风,要有做好的信心。”他说。

2018年1月,春节来临之前,西城环卫中心一队的宿舍里出现了两个特别的房间——一间夫妻房、一间探亲房。原来,李会增在带队到基层调研的时候就发现,环卫职工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一年365天无休,即便是过年都不能与家人团聚。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大多住集体宿舍,家人来北京过节没地方待。在外面租房住,成本高,难以承受。于是,西城区总工会在全市创新性地推出了探亲房、夫妻房,并出台了相应的推广奖励制度。

“大家都知道环卫工人很辛苦,他们一直在为我们这个城市的整洁默默付出着。他们也有家人,也需要关爱。尤其是过年的时候,也许我们不能解决所有人的问题,但是我们希望我们的举动能让他们看到希望。”李会增动情地说。

为了更好地服务职工,西城区总工会面向全区22万会员开展了10%的抽样调查,以此作为今后工作计划的数据支撑。

调查中,他们发现,职工对文体活动的需求很高,但是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寸土寸金,工会想要建设新的活动场地很难。于是,以购买时段、协商借用、签订合约等方式,落实了职工群众文体活动阵地23处。

打球、游泳、健身……李会增说:“以前工会搞的大活动多,都是几百人参加,现在,我们的活动,往往是定制化、个性化的,都是十几人参加的小活动,这样更能贴近职工的实际需求。”

苦练内功

会商机制保驾护航

当前,职工队伍发展呈现出新特点,从而对工会工作者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去年,宣武门区域发生了一起劳动争议群体事件。因为地权问题,一家企业的老总被抓。企业相关人员为了能早日让老板回归自由,于是停发了职工工资。群体事件一触即发。

当日是周末,李会增得到消息后,立刻指示西城区总工会权益部相关负责人赶到现场,了解事情经过,维护职工权益。最后,事情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妥善的处理,没有酿成大事件。

工会经费如何使用,一直备受各界关注。李会增认为这是工会干部的“必修课”。

“有人开玩笑说,纪委没案子了就可以查查工会的账。这一方面说明社会上对工会经费的使用存在误解,而另一方面,也恰恰说明,部分工会干部在工会经费的使用上,确实存在一些随意性。”李会增说。

为了通报交流工会经费的使用情况,防止工会工作者碰触“红线”,西城区摸索出了一套“会商机制”。邀请区纪委、区人力社保局、区财政局等单位共同对经费保障方面带有全局性、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协商研讨,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为工会工作者保驾护航。

李会增介绍,比如,各企事业单位开运动会,往往会给参赛职工购置服装。执行过程中,就出现了问题。运动会开完,服装怎么办?是交还单位?还是留给个人?经过联席会议的讨论,职工参加运动会的服装,可按照单位所有、个人保管的原则执行。

为强化基层基础,提升基层工会主席能力,培养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西城区总工会还先后与北京市总工会干部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签订协议,陆续对全区直属基层工会主席开展为期三年的脱产轮训,切实提高基层工会工作水平。

□本报记者 陈曦/文 彭程/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