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如意”中国馆+“花伞” 国际馆=美轮美奂
1200种“奇花异草”×一流“园艺”=巧夺天工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9年4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意”中国馆+“花伞” 国际馆=美轮美奂

工程篇
 

继20年前的昆明世园会之后,国际上最高级别的园艺博览会再次来到中国,这次来到了北京市民的家门口。

距离开幕还有半个月的时候,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秘书长提姆·布莱尔克里夫来到园区踏勘指导,他对北京世园会筹办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说,北京世园会筹办工作进展顺利,令人钦佩,世园会不仅能让游客欣赏到美妙的园艺和美丽的花园,更体现出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成果、追求绿色生活、命运休戚与共的理念。相信北京将为世界打造一届极具特色、意义非凡的园艺盛会。

这份肯定的背后,是智慧和汗水,以及中国工匠的匠心共同打造出来的天作之合。

2012年,北京承办2019年A1类世园会成功获批,主题定为“绿色生活 美丽家园”。这个看上去并不华丽的主题,北京的建设者用了7年的时间去诠释它。北京世园会总规划师胡洁表示,北京世园会的规划设计要求专业度非常高,延庆地处独特的生态走廊,要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形成一体化方案。2014年,北京世园会组委会组织了10家国内外顶级规划设计单位,开展世园会园区概念性规划方案征集工作。

胡洁回忆,当初到园区选址时,眼前只有妫水河畔古老而静谧的村庄、一个小小的鱼塘和一片郁郁葱葱的胡杨林。如何在海陀山下让万花之园融入山川形胜,如何在妫水河畔展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设计出有一个总面积约503公顷的北京世园会核心园区,绝对是一个让设计师“烧脑”的重任。单是世园会园区空间规划和核心景观区设计,两年的设计时间,主创团队的设计图和现场照片数以万计,足足塞满了3TB的硬盘,相当于把卷帙浩繁的300本世界名著存储了30遍。

当初那个小鱼塘,如今变成了7.3万平方米的妫汭湖,春光四月,波光粼粼。25米高的天田山是园区内的最高点,从空旷的裸土地用158万吨泥土堆筑起……自2016年启动建设的两年多时间,北京世园局工程部部长史文军见证了“中国速度”,北京世园会的建设速度可以用“三月挖一湖,五月筑一山”来形容。在两年多建设过程中,数以万计的中国匠人不舍昼夜,勤劳工作。据统计,园区日均施工人员1万人左右,参与世园会各项设计的单位有十多家,施工单位、展陈单位数百家,构成园区一道独特而又有气场的风景。

“一心、两轴、三带、多片区”,七年的时光穿梭,长城脚下,一座万花之园破土而出。

沿着世园会园区“山水园艺轴”一路向北,游客将看到这样一幢建筑:半环形的木质轮廓,像一柄温润的玉如意舒展于青山绿水之间,屋顶两端微微翘起,犹如鸟儿展翅一样轻盈。这就是世园会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中国馆。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锦绣如意。从2017年8月开工到现在历经一年多的建设,中国馆即将以完美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与中国馆相邻,东边就是国际馆。94把钢结构的“花伞”簇拥而成国际馆,由此获“钢铁花海”的美誉。白天展现出的是洁白之美,到了夜晚,搭配灯光照明,将呈现出一片五彩斑斓。国际馆由下沉广场、序厅、国家与国际组织展区、室内花卉专项国际竞赛展示区组成,世界各地园艺在此荟萃,全球群芳在此竞艳。

一座看上去像一个巨大的“升起的地平”,就是植物馆。其外壁装饰着3156根长短不一的金属管,象征着地平线以下丰富的植物根系。植物馆的主题是“不可思议的智慧”。在这里,游人不仅能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还可全程参与一场以植物根系力量为起点的奇妙之旅。

植物馆有三层,分为四大展区,包括热带植物温室展区、分类主题展览及互动活动区、企业品牌展示区、屋顶花园。热带植物温室在一层,占地约3000平方米,汇聚600多种珍贵植物,分为5区12个景点。游人可通过观赏红树林、热带雨林、蕨类、棕榈、多浆植物、食虫植物、苔藓等,身临其境地感受植物王国的多样性以及植物生存和适应环境的智慧。

32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也都在世园会建设了自己的展园,北京园是其中面积最大的。占地5350平方米的北京园,将“四合院”作为核心景观,充分体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让世界从一个“小院落”看到一个“大北京”。

□本报记者 孙艳/文 陈艺/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