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时,虹桥街道华丽家族古北社区的业主陈磊拎着垃圾来到小区里的投放点,熟练地按干、湿、可回收、有害物四类分别投放,旁边的桶长见他分类精准,竖起大拇哥“赞”了一个。
现在,像陈磊一样能准确分类的居民越来越多,垃圾分类在上海已渐成居民的自觉行动。
话说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上海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办好。
今年2月2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上海召开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会上,上海提出力争在今年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全市居住区、单位、公共场所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70%以上居住区实现分类达标。
目前,上海正全力以赴打好生活垃圾分类的攻坚战、持久战,推动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今年7月1日起,上海将正式施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为了做好垃圾分类这件事,上海画出了“路线图”——坚持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末端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硬件、软件一起抓,引导、约束相结合,举全市之力把这件事抓紧抓实办好,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人心聚起来,垃圾分出来
垃圾分类的主体是人。“垃圾分类看似围着垃圾转,其实不然。”虹桥街道党工委书记胡煜昂说,只要把人的思想工作做通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就能将“围着垃圾转”变成“围着人心转”,赢得市民认同,使垃圾分类深入人心,才能形成时尚。
垃圾分类的难点在“人”。“做好垃圾分类先要做好宣传,宣传入户难入心。无论工作有多难,我们先要突破‘五重门’——小区门、楼道门、电梯门、家门、心门。” 胡煜昂表示,叩开五重门,除了跑断腿、磨破嘴挨家挨户宣传,还需要各种“攻心术”。如:通过“线上推微信+线下做活动”进小区门;通过楼组双语宣传页进楼道门;通过公益广告框进电梯门;通过一份社区报、一套分类图片、一封征询信面对面送进家门;让居民明白“垃圾放对地方是宝贝,放错地方是污染”的道理,最终叩开心门。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百姓认同垃圾分类的时尚生活指数,通过引领人心,让人自觉追求新时尚,“只有人心聚起来,垃圾才能分出来。”
在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唐家富看来,做好垃圾分类,在凝聚人心的同时,也需要一系列软件配套。据他介绍,全市一盘棋,条块联动、上下联动必不可少,市级层面建立了30个委办局和16个区政府组成的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同时,将垃圾分类纳入地区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体系。此外,在制度层面还积极推进生活垃圾管理立法,今年1月31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条例生效前还将出台相关配套制度。
设施配起来,基础奠起来
一项潮流的风行,需要孕育它的“土壤”。这片“土壤”就是从源头分类投放到末端分类处置的全程分类配套设施体系。
在垃圾产生和投放的源头,重点规范分类投放设施设备的配置。截至目前,全市1.2万个居住小区的1.7万多个定时定点垃圾箱房已更新改造了近万个;公共区域,4万余个道路废物箱完成了分类标识的规范。而且,这些垃圾箱房和废物箱在改造后,还新增一项重要功能:箱体上加贴了垃圾分类规则和知识,有些垃圾不知道怎么扔,看一眼图便能“按图索骥”,正确分类。
“在分类源头,完善硬件设施细节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居民愿意分,也要让居民方便分。” 胡煜昂说,要在实际工作中为居民提供方便,想到细节。一个垃圾箱房设施,在细节上就进行了很多配套和改进。如:雨天不能让居民在雨中分拣垃圾,于是垃圾箱房上面加盖了雨棚;有人两手都提着垃圾不便打开垃圾箱房门,语音感应系统就能派上用场,无需动手,只要说一声“开门”,箱房门就自动打开;分拣完垃圾需要洗手,几步之外设有水斗,配上洗手液……
在分类运输及中转环节,需要重点解决垃圾“混装混运”矛盾。据唐家富介绍,针对干、湿垃圾及有害垃圾,大幅增加分类运输专用车辆的保有量,目前,全市已完成配置及涂装湿垃圾车780余辆、干垃圾车3000余辆、有害垃圾车近30辆。分类运输车的“下一站”是垃圾中转站。目前,全市41座大型中转站均已实现“干、湿”垃圾分类转运,到今年年底,市属中转码头的湿垃圾专用集装箱将增至180个,基本满足中心城区中转需求。全程分类的最后一关是末端处置。全市已启动新建、改建16座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全流程相关配套设施的健全为垃圾分类奠定了物质基础。
“两网”融起来,“增减”显出来
“与垃圾全程分类硬件相配套的软件也在不断探索之中。”唐家富说,目前居民源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萎缩,资源回收量下降,而进入环卫系统的垃圾量有所增加。据测算,2013年至2015年,上海市废旧物资回收量均为700万吨,其中约三分之一来自居民源,大量包装物增量进入了生活垃圾处置系统。以快递业为例,2015年快递业务量同增48%,快递业带来大量包装物进入生活垃圾。
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到2020年年底,全市拟建成8000个“两网融合”可回收服务点、若干布局合理的中转站、10个区域性和若干个服务中心区域集散场,满足全市生活垃圾可回收物交投、转运、集散需求。目前,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初步形成。截至3月底,已建成可回收物服务点3900余个、中转站近百个、集散场6个,每日回收的可回收物量达到2400吨。
推动“两网融合”,通过适度扶持、特许经营等方式,培育主体企业,实现可回收物应收尽收,避免再生资源沦为“垃圾”,最终实现“垃圾减量”和“资源增量”。
机制管起来,时尚久起来
要想使垃圾分类的新时尚流行起来,且长久地坚持下来,除了市民的自觉行动,还需要一定的机制加以引导和规范,时尚才能经久不息。
“上海在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对居民分类投放以引导激励为主,对单位则是以强制约束为主。” 唐家富说。
为鼓励居民日常干湿两分类,按照“分类可积分、积分可兑换、兑换可获益”的思路,早在2013年上海就开始探索“绿色账户”激励机制,对居民分类投放行为予以积分奖励,积分可兑换实物、权益、服务等。目前上海市“绿色账户”覆盖户数已达600多万户,对引导居民形成分类习惯发挥了一定的激励引导作用。
为了引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自觉参与垃圾分类,上海正在全力推进垃圾分类居住区的“定时、定点、定类、定员”制度,通过定时定点投放,规范居民垃圾分类行为,提升源头分类实效。
对单位及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约束机制则发挥着“倒逼”威力。在管理上采取“不分类,不收运”的管理措施,对于单位交付质量不达标的垃圾,环卫企业不收运,从而倒逼单位做好垃圾分类。根据《条例》要求,今年7月之前,上海将进一步完善“不分类,不收运”制度,该措施将从单位延伸至居住区,目前正在加快研究居民区相应的流程制度和判定标准。在执法上,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单位或居住区未按要求配置分类收集容器、执行分类驳运等行为的,对责任人予以相应的行政处罚。
记者手记
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上海已经打响了声势浩大的攻坚战、持久战。逐步探索出从源头减量、全流程分类、末端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上中下游一起抓,前中末端齐发力的工作方法。
对标上海,北京尚需在全面推行垃圾分类的氛围营造、人们自觉分类的习惯养成、全流程控制等方面找出差距,弥补不足。更需要特别重视将“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末端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每一个环节落到实处,不能使环环相扣的任何一个节点出现纰漏,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形成合力,逐步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全民行动,让每个市民都投身其中当好主角。
(艾方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