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爱国情 奋斗者
地采战士创造井下传奇
协办:
侯倩:9年助千名司机走进驾驶室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4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采战士创造井下传奇
——记首钢矿业公司杏山铁矿提升作业区修理班班长王磊
 

曾是少年郎,来到矿山上,他一头扎到底,井下露锋芒;后来当班长,重担肩上扛,他把检修当生命,9年不关张;班长老大哥,总把弟兄想,他把职工当家人,班组动力强。在首钢矿业公司杏山铁矿的提升作业区,修理班班长王磊已经摸爬滚打了九年,面对陪他走过青春岁月的地采事业,他的这份情用的专、用的深。

“炼狱”环境中走出地采战士

2009年,毕业后的王磊来到首钢矿业公司,被分配到杏山铁矿维检作业区。当时的杏山铁矿正在筹备之中,各种设备设施都还没有到位,井上、井下环境十分艰苦。据大家回忆,那时没有先进的下井设备,一旦“流程系统”有任务,人员只能在单股牵引绳铁罐上拴好安全带,一晃一晃地去战斗;而采场有任务,只能乘坐载具,站着去地下30米的出发口,然后带上检修工具步行几里地到现场。当时的井下检修现场粉尘大、积水深、湿度高,很多地方的水位都能没过靴子,有的点位甚至需要穿上叉裤才能进去。

面对这些炼狱般的条件,王磊并未当成是抱怨的借口,他也没有退缩,反而当成了磨炼自己的最佳时机。工作中遇到难点,他查资料、问师傅、找方法,从不会因问题多而漏掉任何细节。两年后,王磊成为了班长,他表示,这是他地采青春“最值得骄傲的事”。

攻坚克难造就井下传奇

2016年,王磊被调至提升作业区担任修理班班长,主要负责主、副井等日常维护与检修工作。2017年以来,根据打产需要,杏山铁矿主井系统每天9:30转车生产,留给设备检查维修的时间只有一个半小时,给设备稳定运行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修理班职工反映,由于焊工需要电工配合接电焊机,每次准备时间约二三十分钟,不仅使钳工准备时间过长,同时也使电工在停机期间不能从事电气维检作业,效率低、电气隐患得不到有效治理。王磊组织大家集思广益,提出了在主副井、道砟、皮带干选区域加装固定检修电源,在电焊机电源线上加装三相插头,电焊作业前由焊工直接插到检修电源插座上即可进行焊接作业的改进方案,解决了困扰检修准备时间过长、电工顾此失彼的问题。

为加强检修现场管理,王磊带领职工粘贴温馨小标语,提醒大家安全检修、文明检修。为加强岗位作业项目标准化管理,他认真总结前期各项目施工经验,把逐个项目施工图片、施工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制成了可视化操作展板,为安全施工、标准化施工创造了条件,修理班检修日计划兑现率持续提升。两年来,王磊组织参与小改小革项目近10项,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检修效率,还确保了检修安全。

提升作业区主副井及皮带干选系统担负着杏山地采人员、矿石的运输工作,是杏山地采的“咽喉”部位。为了保证提升作业区主体设备顺稳运行,从梳理尾绳更换的步骤和难点,到制作绳头到盘绳,再到测量后倒运至井下,王磊在设备安装、维检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在井下尾绳更换现场,他冒着从井口直泻而下的“冷雨”,带领着班组职工经过20多个小时连续奋战,拿下了这场“战役”;在更换主井水平隔离木期间,主井壁外侧冷风割面,地下水如瓢泼大雨,冻得浑身打颤的他任冰水胡乱的在脸上拍打,任雨裤雨衣被冻透,最终还是提前1小时10分钟完成了艰巨的任务。在王磊的带领下,班组先后完成了副井罐笼设施升级改造、综合利用生产线润滑站远程控制等14项课题,尤其在主副井首、尾及罐道绳更换施工项目上,形成了完备的自主施工工艺,每年可节省外委施工费用数十万元。他们参与的《主井罐道绳更换工艺研究与实践》项目还获得首钢矿业公司科技成果二等奖。

强化班组育成钢铁战队

在班组达标建设中,为更好激发职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王磊取消了班组出勤基础分,实施“挣工分”机制,每天采用10分制,形成职工按工作量进行打分,让职工自主激发起“挣工资”的工作积极性。他还对工时定额重新修订,共计修订15项,新增21项,突出分摊作业,摊长参与日考核打分,以工时定额十分制打分为标准进行日考核打分,每干一项活就按工时定额标准给分,干活前公布工时定额数,完成后在展板上公示得分数,让工作分配、打分等更加公平合理。

为加快青年人才的培养,王磊组织班组人员确定了4名技术水平较高的职工为培养对象,通过作业区和科室组织他们先后去中信重工、西门子厂家学习主副井自动化电控系统,针对主副井控制系统的重点、难点拜师学艺。学有所成后,再组织他们向其他人传授。每周四王磊还鼓励他们开展一小时的技能互学活动,让大家把手里的绝活展示出来,促进互相提升。

为解决职工最关心的洗衣服、饮水、热饭、休息、环境改善等问题,王磊和同事自己动手接线、布置、施工,建成一个单独的洗衣间,解决了职工洗衣难的问题。

在王磊的影响下,职工们自主完善班组内部的环境,增加文体设施,摆放绿色植物,思考班组建设。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职工业余生活更加充实丰富,班组工作生活环境不断改善,职工们的心情也更加舒畅。伴随着大家凝聚力的提高、维护班组大家庭的意识形成,班组建设的好点子也层出不穷,和谐氛围也更加浓厚,王磊的班组进入了共同进步的良性循环。

□本报记者 赵思远/文 通讯员 赵晓杰/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