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娱
3上一版  下一版4
 
“用匠人之心 去演好一个匠人”
社区京剧队智化寺里亮绝活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4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匠人之心 去演好一个匠人”
——专访《翔云8号院》主演杨平友
 

“其实啊,大家看上的不仅仅是你手上那点技术,更需要传承的是你身上的那颗匠心!匠心!懂不懂!”舞台上,当两位工匠师兄弟因厂区搬迁而情绪低落、抱怨不断时,翔云机械厂工会主席周武发出了这样的呼声。在由北京市总工会出品,劳动午报社与北京纯京味儿艺术剧院共同制作的话剧《翔云8号院》中,演员杨平友身着衬衫夹克、大方亲民,他塑造的集浩然正气与工匠精神于一身的厂工会主席周武形象,也将以最接地气的方式,呈现给广大职工观众。

形象:这个工会主席“有血有肉”

昆曲演员出身的杨平友向记者坦言,自己“演过领导,演过干部,可演工会主席,还是头一遭”。工会主席深厚的职工群众基础、生活中幽默诙谐而又对职工关怀备至、担负着企业与职工沟通的桥梁作用等特点,令杨平友对周武这个角色印象深刻。所以,杨平友围绕这个角色的各个细节都进行了深入的挖掘。杨平友认为,首先,自己作为60后演员,饰演工会主席这一角色,从年龄上讲是贴近的,为此,他还特意重温了2012年刘佩琦主演的电影《咱们的工会主席》,从中寻找灵感。“剧组开始给我安排的上台服装是西服,”杨平友说,“我特意查了,虽然发现网上有工会主席穿西装的实例,但我还是从大的受众面出发,选择了现在广大党政工作人员穿着的夹克。”

杨平友表示,设定工会主席这个角色时,他与编剧、导演春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如何让工会主席不局限于本身,在“骨架健全”的同时跳出工厂这个圈子,走进富有烟火气的胡同大院儿,使该角色和整部剧的血肉更加丰满,创作团队围绕该角色的人物关系、主线和支线故事情节、形象性格塑造等方面进行了精心打磨。

剧中,工会主席周武妻子早逝,独自抚养同在厂里上班的儿子周小波,他与小卖部老板顾嫂的一场场戏,可谓“有苦有甜,情满人间”。周武平日在厂里忙上忙下,自己和儿子吃饭都成了问题。“让儿子在家吃饭,让主席在家蹭饭”,从外地来京务工、离异的顾嫂作为街坊邻里,总能为爷儿俩坐上可口饭菜,久而久之,不仅工会主席周武对其产生了依赖,就连把顾嫂当成母亲看待的周小波,也多少看懂几分,却又深知父亲为人刚正、不善言谈,便在一场戏中自作主张地把亲手制作的小饰品送给顾嫂,谎称是父亲之意。周武虽然吃着顾嫂的饭,但时刻惦念着顾嫂对爷儿俩的恩情,作为工会主席的他深知职工不易,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将记录这些日子顾嫂做了多少菜的小本拿出,一同付账;生活中,作为男人的他还帮顾嫂修车、搭棚,干了不少力气活儿,换来了顾嫂对他的一份中意。一个是管着上千职工的工会主席,一个是外地来的普通商户,身份的差异却让顾嫂始终迈不过所谓“社会地位”的坎儿,窗户纸捅不破、街坊邻里琐事多,在杨平友看来,与顾嫂之间的故事,让工会主席周武的角色“接地气、倍儿生活”。

态度:文艺界同样需要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不应该只局限于工厂,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急需这种精神。”周武的身份既是工会主席,又是大工匠,还为传承工匠技艺披荆斩棘,说破了嘴、操碎了心,这也引发了杨平友心里的共鸣。他感言,现在的社会太过浮躁,人们干起工作来静不下心、沉不下气,而“传承”作为所有大工匠必须要走的一条路,不应该仅仅传承绝活儿手艺,更要培养认真负责、精益求精、脚踏实地的态度。所以,杨平友以身作则,“排练期间,没请一天假”,在剧组用实际行动来阐述他对这个角色的理解。

“用匠人之心去演好一个匠人”,贯穿于杨平友排练的全过程。坐在台下的他时而低头思考,时而与其他演员进行短暂的业务交流,待到自己的戏份一开始,挺起腰板、穿上夹克、迈开大步,举手投足有深意、眼神上下起波澜,一个全身上下透着精气神儿的工会主席便跃然于观众眼前。剧中,周武的儿子周小波思想前卫,甚至在几段戏中与自己父亲筹建工匠坊的事情唱了反调。既要演好职工“娘家人”,又要真实地再现一名情感丰富的父亲,杨平友坦言,舞台上更要把握好火候,实现多种身份的自由转换,演成“职工心目中的工会主席”。同时,杨平友也欣慰地表示,剧组的青年演员思维更加活跃,演出风格更加多样化,让他对这部剧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从不叫苦叫累,我跟他们合作十分愉快,借着这部剧说,我希望这批文艺界的‘青年工匠’,能够在日后吹响传承工匠精神的冲锋号。”

愿景:“京味儿”文化应创新扩容

《翔云8号院》,是杨平友与编剧、导演春雨合作的第一部作品。杨平友说:“我们的气场很合,我也愿意与像春雨老师这样的民间戏剧制作人进行长期深入的交流。在我看来,民间戏剧题材广泛、人员灵活、创意颇多,民间戏剧团体有着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作为北京人的杨平友也对这部剧主打的“京味儿”,阐述了自己的理解。“其实我所理解的京味儿并不仅仅是民国时期的老北京,”杨平友说,“北京很久以来便是一个融合的城市,汇集各种地方方言、吃食用具、绝活儿手艺,衍生出来的一个特点便是‘杂’。”他就这部剧向记者介绍,小卖店老板顾嫂是外地人,“拉面王”也是外地人,他们来到北京,融入北京,和北京当地人一同生活,也是这“京味儿”的重要组成部分。杨平友认为,如同工匠精神不能仅仅局限在厂里坊间,应该走出去,在各行各业生根发芽、蔚然成风,从一种标杆变成一种习惯一样,“京味儿”文化与“京味儿”艺术,一样应该通过吸纳、改良与发展,扩大其受众面,实现层次更深、程度更广、影响力更大的传承发展。

□本报记者 赵思远/文 彭程/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