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社会纪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播爱无老幼 行善岂有涯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9年3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播爱无老幼 行善岂有涯
——丰台“扫桥爷爷”传人的故事
 

窦珍,就是感动全北京的“扫桥爷爷”。2002年起,窦珍老人义务清扫社区南侧的过街天桥,一扫就是十几年。自2013年窦珍老人去世之后,他的传人很快就接过了他的旗帜。2014年,丰台右安门街道很快成立了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目前已有注册志愿者1795人,长期活跃在志愿一线的有500多人。他们践行“学窦珍、行善举、做好人”的理念,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和为老助残行动,包括“七进服务”(进社区、进医院、进学校、进养老院、进家庭、进幼儿园、进温馨家园)等,已经连续4年承接了北京市老龄委、丰台区社工委、丰台区残联等布置的十几个服务项目,志愿服务近60万个小时。近日,记者走进右安门街道社区,听志愿者讲述这群“扫桥爷爷”传人的感人故事——

让90多岁老人精神状态好起来

“这样的活动对我们的生活太有帮助了!”就在刚过去的3月5日,右安门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在翠林三里20号楼南侧小广场设立14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展台”,为地区居民提供司法、工商、医疗、消防、文明养犬、贷款理财、手机使用等义务服务内容。还组织志愿者到空巢老人、残疾人家中,开展入户理发、居室卫生清理等志愿服务活动。

“王队,谢谢你,谢谢你们志愿者,是你们给了我活下去的精神力量!”右安门街道90多岁的钟老爷子深情地说。

钟老爷子口里的“王队”,是右安门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九队队长王会芹。

说到和钟老爷子的“相识”,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王会芹每次和志愿者们开展服务会在右安门街道的文化广场集合,有那么一段时间,她都看到文化广场上有一个90多岁的老爷子,拄着拐杖,在捡垃圾。王会芹原以为对方是“拾荒者”,有一次就上去询问老爷子的情况。老爷子说:“我老了,但还想力所能及为社会做点事。”这句话让王会芹深受打动,在继续闲聊的过程中,王会芹发现老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非常消沉。

原来,老爷子姓钟,家里老伴半身不遂,大女儿去世,小女儿有残疾,和女儿沟通也不畅快,儿子上班忙,回去看他的时候也少,他觉得整个家里没有一点希望和活力。

“唉,你说这活着有啥意思呢?”听到钟老爷子的慨叹,王会芹和队里的志愿者一合计,决定要把老人作为志愿服务的对象,让老人的精神状态好起来。

就在当年的重阳节,王会芹和几个志愿者给钟老爷子送去了重阳糕,几个人给老人打扫卫生,陪着老人聊天,钟老爷子脸上有了久违的笑容,这让王会芹兴奋不已。

后来隔三差五就去看望钟老爷子,还在十一的时候,推着老人去陶然亭公园,“小王,你知道吗,我小时候在这里逮过蛐蛐,回家晚了,我妈妈揍我,说你一个人回来这么晚多危险……”钟老爷子脸上带着回忆的温情,笑着对王会芹讲他小时候的故事,这一天,钟老爷子非常开心。

几年下来,让王会芹欣慰的是,钟老爷子开朗了,乐观了,精神头儿好了很多,“如今老爷子在家读书、看报、写诗,还给我们写感谢信,真把我们志愿者当成了亲人。”

服务对象最大的是位百岁老人

“看着百岁老人健健康康的,我们真的非常开心!”右安门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第八队队长李洁珍笑着对记者说。

右安门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服务的对象最大的是一名百岁老人,平时都是李洁珍、白凤芝、李燕云三名志愿者去为老人服务。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上门时,给老人送过去了一床厚被子,老人感动极了。”李洁珍对记者说。

李洁珍和其他志愿者们差不多一个月去一次,有时候送红围巾,有时候送厚袜子,有时候送养老助残券,有时候打扫卫生,有时候做饭,有时候买菜,有时候就是陪老人聊天,对百岁老人来说,志愿者上门的日子,都是他最期盼的日子。

“除了去社区里照顾需要照顾的老人,我们都是随时随地的志愿者!”有一次,在右安门街道东滨河社区,一名50多岁的男子正在跟小区保安聊天时,突发心梗,一下子就脸色苍白,不省人事,这个时候李洁珍闻讯便赶来了,她马上给男同志服用了速效救心丸,然后打了急救电话,还联系了该男子的家属。很快,该男子便苏醒了,为了安全起见,李洁珍决定送其上医院,怕病人上医院没钱,李洁珍还特意从家里拿了5000元钱。

赶到医院后,医生感慨:多亏李洁珍抢救及时,男子无大碍,而男子家属也对李洁珍表示万分感谢。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也非常开心,毕竟男子最后脱离了生命危险!”李洁珍感慨地对记者说。

志愿者每天都在提供导医服务

除了服务社区里的老人,从2014年10月起,右安门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80多名志愿者开始每天在三个医院:丰台妇幼保健院、右安门医院、右外医院进行导医服务,63岁的魏淑芹就是其中的一名志愿者。

魏淑芹和其他4名志愿者在丰台妇幼保健院做导医,每天在丰台妇幼服务半天,引导患者就医、答疑解惑、为患者提供各种各样的志愿服务。

“现在的年轻人出门就带着手机,也不拿现金,有时候在挂号时常常因为没有现金为难,这时候我们的志愿者就会主动给患者换零钱,有的时候,志愿者一天最多的时候要给患者换800元,遇到就医紧急的,志愿者就会说:你先带孩子看病去!很多挂号的钱都是志愿者无偿垫付的。”魏淑芹感慨地说。

为患者提供各种各样的导医服务,在这个过程中,魏淑芹和其他志愿者还会经常捡到钱包、手机、银行卡,每每捡到这些,志愿者们都会及时通过医院找到失主,而失主也多半对志愿者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遇到残疾人来就医的,志愿者们还会帮助推轮椅,遇到肚子大的孕妇,搀扶着帮忙挂号、找科室、找大夫等等,每周5天时间,每天5名志愿者,志愿者们参与导医服务约13000人次,凭借着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医院和患者的心。

为了更好地服务医院,服务患者,导医志愿者们先后十余次参加院方提供的医疗常识、医改政策以及医疗政策宣讲、解答等方面的培训, 还专门举办了演讲大会,使志愿者导医的服务更专业、更科学、更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据记者了解,右安门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的志愿者们基本都是60多岁的老人,他们很多人自己身体都不是特别好,还坚持参加街道里的各项志愿服务,治安巡逻、清扫卫生、帮扶老人,进社区、进医院、进学校、进养老院、进家庭、进幼儿园、进温馨家园,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各式各样的志愿服务,受到地区居民的一致赞扬。

“数年如一日的默默坚持里,确实凝结着我们广大志愿者们最无私的爱,不过,我们的收获也很多,很多被帮助的人,因为我们的存在,生活更舒心了,精神状态更好了,有时候他们一句感谢的话语,一个温馨的笑脸,都让我们感觉无比幸福。学习雷锋,爱撒丰台,我们永远在路上!” 右安门窦珍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芦婉华激动地对记者说。

□本报记者 余翠平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