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对症下药”助力精准扶贫
建会企业打头阵 扶贫“输血变造血”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9年3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州区梨园镇总工会
建会企业打头阵 扶贫“输血变造血”

 

2018年9月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毛山东乡井架子村,一辆越野车艰难地爬上干旱的土坡,停在泰达农业合作社养殖基地的门口。他打开车门,循着“咩咩”的羊叫声,快步走向养殖场的深处,在一群打着黄色耳签的黑头羊前停下了脚步。当听到正在整理羊圈的两名贫困户已经开始领到工资时,他略显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他叫邢东波,是北京市欣京州建筑公司的总经理。2018年,通州区对口的翁牛特旗遭遇了严重旱灾,梨园镇积极响应通州区“万企帮万村”的号召,梨园镇总工会也发动广大建会企业,向远方的同胞伸出援手。邢东波听说后,主动找到领导,要求一同前往救灾,他的企业也在这场扶贫攻坚的斗争中留下了一段佳话。

当过工会主席的邢东波,时刻心系一线职工。他表示,职工有困难,他总想第一时间将职工的问题解决,否则寝食不安。心想着农户们久盼不见雨、地里不打粮,他心急如焚。有些人劝他,捐点钱算了,省得麻烦,但他很坚决地说:做扶贫事业,就要脚踏实地的帮助贫困户解决问题,不能让他们吃了这顿没下顿,必须要有延续性。邢东波出生在北京市通州区梨园镇大稿村,这里是全国知名的先进村、文明村、富裕村。但在30多年前,这里就像今天的贫困村一样,一贫如洗。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多年来,在村领导和全体村民的努力下,大稿村打了翻身仗,通过发展产业,最终成为了资产上百亿,拥有集房地产、金融、建筑等多个产业为一体的集体企业。村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股民人均年分红超过了7万元。邢东波深知发展产业对于贫困地区的重要性。他说:“我想通过产业帮扶,通过创造工作岗位,让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根本上长久地解决增收脱贫问题。”

在井架子村走访过程中,邢东波不停地询问,有没有适合的产业项目,可以带动贫困人口就业。这时,泰达合作社的负责人刘凤武说,他家的羊圈还没有满,还能再养一些羊。听到这儿,邢东波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想法。他要养羊,雇用井架子村的贫困户帮他养,让他们获得工资收入。8月份,邢东波又来到了毛山东乡井架子村,直接找了泰达合作社的刘凤武,想用他们的羊圈养羊,但有一个要求,羊必须由贫困户来养。此项目共出资24万余元,购买155只羊寄养在泰达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全权负责羊只的饲养、防疫及运输,欣京州建筑公司每年将会按照市场价回收羊只。协议要求合作社使用贫困户种植的饲草饲养羊只,同时雇佣贫困户打工。

毛山东乡井架子村胡角吐村民组的王瑞生家一共三口人,王瑞生和媳妇都年近60岁了,不能干累活,儿子今年20岁,稍微有些愚钝,小学读了三年级便辍学在家。一家三口人以前靠种地维持生活,但是三口人劳动能力不强,又不懂任何技术,每年种地还要靠村里人帮忙,一年到头收入微薄,日子非常贫苦。邢东波让他到合作社里帮助养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截至目前,已有30名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此项目实现了人均增收近1600元,其中20名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68亩实现收入3.4万元,10名贫困户通过田间拔草、剪羊毛、青贮草和玉米收割实现收入1.38万元。贫困户王瑞生这样的基本上没有劳动能力的家庭,也获得了收益,看到了希望。

2019年,邢东波打算把井架子村贫困户种植的绿色农产品,销往北京,进入通州百姓的餐桌,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增收脱贫。他说:“这里不仅有我的羊,还有我牵挂的人。”

□本报记者 赵思远 文/摄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