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赵思远) 21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阿里云智能北京峰会现场,通州区发布了城市副中心数字生态城市建设成果——“城市大脑·生态环境”平台,揭秘城市副中心如何通过高科技助力环境污染防控。
城市副中心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数字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城市大脑·生态环境”平台具备全面接入、智能感知、一口通办等特点,是通州区和阿里云在政务云合作的基础上,在生态环保领域的数字创新实例。平台上线试运行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实现了通州核心区的环境污染事件从人工发现到自动感知,从多部门多头处置到一网通办的本质提升。
据介绍,该平台对于155平方公里的通州核心区域完成了环境监测的智能化改造,打通了区城管委、住建局等多部门的信息平台,接入1437路视频、1100个大气预警传感器;每10分钟就可以完成一次全区域视频扫描。同时,在视频探头覆盖的区域内,针对工地未苫盖、渣土车未苫盖、道路遗撒等问题,基于视频智能算法,实现全天候自动识别和发现。
通州区副区长苏国斌在会上进行城市副中心数字生态城市规划展望时表示,未来水源监测、建筑施工、垃圾清理、排污降噪等也将引入城市大脑相关技术,并在交通、政务、医疗、教育等众多领域开展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