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北京209处水文化遗产点,拍摄图片1.4万余幅、积累文字40余万字,构建起北京水文化遗产宣传教育体系。北京建筑大学青年博士生周坤朋守护着古都水文化,延续着城市文脉。
周坤朋是北京建筑大学2017级建筑遗产保护博士,长期从事于北京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他说,北京城市起源于五大水系冲积形成的北京平原,历经3000多年的建城史,城市因水而兴。水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渗透到漕运、园林、百姓生活等方方面面。
至近代,北京水环境发生巨变,“水城”变成“旱城”,城区河流消失一半,少、脏、涝成为城市的标签,但古桥河道、祠庙碑刻等水文化的印记依旧存在。
2015年9月,周坤朋团队前往通州区张家湾调研时,发现了一处重要的漕运遗迹花枝巷,现场非常荒凉。他查阅资料,发现这处遗迹和曹雪芹有密切关联,原来张家湾在古代是漕运重镇,曹雪芹家在花枝巷开有当铺,写《红楼梦》时就把这处写进书里。但等到他10月再去时,遗址却消失了,让他说不出的遗憾失落。“残存的水文化遗产见证着城市水环境的沧桑变迁,更是城市的水韵之魂,传承保护是每一位市民的责任与使命。”他感慨。
受这些经历的触发,在导师王崇臣、王鹏的指导下,周坤朋以水文化为主题开展了长达四年的调查研究。
他带领一群本科生组成团队,先后60余次前往北京16个区实地调研,系统调研了北京209处水文化遗产点,总行程达到3000公里,其间拍摄图片1.4万余幅,积累文字40余万字,弄清北京水文化遗产数量、类型及价值状况。
文化遗产保护,需要静下心来远离繁华。调研时,他出行主要靠公交、地铁,往往要从位于大兴的校区奔到通州、昌平、怀柔,去郊区荒野的水文化印记处更是只能徒步跋涉,一天走个10公里很正常,而且到了郊区找个吃饭或歇脚的地方都很难。
有一次他去通州牛牧屯探寻一处河堤,坐了4小时公交赶了90公里路到达目的地。因为遗迹在山乡僻野中,详细地址难以考据,他只能询问当地村民。就这样一路寻找,一路打听,前后走了十几公里,探访好多个村子,终于在一处河道边找到那段苦苦探寻的河堤。这时天已擦黑,他都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打听许久才找到回北京的车。
调研完成后,团队将积累的文字、图片资料汇编,为北京水文化遗产建立起翔实全面的数据库,涵盖了水文化遗产类型、历史、文化、价值、现状等全面信息,为北京水文化遗产信息的留存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后,周坤朋与团队成员一起又利用大数据分析,以什刹海水文化遗产为重点,基于区域性遗产保护理论,提出了一套区域水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理论,为其他区域水文化遗产研究保护提供了重要借鉴。该成果以著作《什刹海水文化遗产》形式出版,被西城区民盟区委采纳,整理成《关于保护与利用什刹海水文化遗产的建议》,获得西城区民主党派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进一步推动了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为了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充分展现出价值和生命力,在导师的带领下,周坤朋与团队成员构建起系统的水文化遗产活化展示框架,在线上建立了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定制了APP、纪录片;在线下举办展览、开通识教育课、举办讲座,让水文化遗产开始鲜活起来。如2016年6月,开通“北京水文化遗产公众号”,定制推出两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水文化视频,当年12月出版《京华水韵——北京水文化遗产》书籍,2017年3月建立北京水文化遗产特色资源库网站。在北京建筑大学宣传部的支持下,2017年举办了北京水文化遗产主题展,并在第17届城博会、中国设计节举办多次水文化主题展览。
这些项目活动先后获得校“鲁班杯”特等奖、首都“挑战杯”一等奖、全国“挑战杯”二等奖,并于2018成功入选北京“双百团队”计划。通过这些调研、保护、宣传工作,让原本默默无闻的文化遗产逐渐走进公众视野,让这座城市不为人知的水韵风情和历史故事为更多人了解。
如今,在导师李爱群的指导下,周坤朋开始参与到北京更多类型遗产的保护当中,为城市历史文化发声,述说古都悠悠古韵。
□本报记者 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