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援疆归来
奶奶的年
无论“公与私”——“园日涉以成趣”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2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奶奶的年

 

儿时过年的记忆总少不了奶奶忙碌的身影。

送走灶王爷后,年的味道越来越浓。年三十儿一早,奶奶便开始蒸花馍了。那一块块方的、圆的面团在她翻来覆去的揉搓中神奇般地变成了一簇牡丹、一条鱼、一方财神……出笼后的花馍上点了红点,花就更艳了,鱼就会动了,财神也神了,更别提那活灵活现的虎虎兔兔了。

中午是贴对联的时候。房前屋后,院中门庭,不一会都换了新颜。奶奶是不识字的,她一遍遍细细看着那些文字及飞舞在春联上面的家乡特有的五颜六色的花凤纸,还有龇牙咧嘴的门神,仿佛读懂了上面的内容,眯着眼笑了。

除夕夜院中熊熊燃烧的旺火映着张张兴奋的脸,鞭炮声此起彼伏,屋内散发着蒸好的馍、炸透的糕、卤熟的肉的香味。哥哥一不留神吃了一个包着硬币的饺子,捂了嘴冲着奶奶直叫唤,那正在换牙的弟弟性急着把一颗摇摇欲坠的牙与油糕同时落了肚,惹来了一桌人的笑。

酣睡中被哥哥放炮的声音吵醒,原来他们已穿上新衣在院中了,窗台上点着红烛,放着花糕,锅里翻腾着饺子。奶奶先捞了四碟毕恭毕敬地放在摆满供品的祖先的牌位前。

围着炕桌吃了年饭,奶奶端坐在炕头,我们姐弟五人并排站了给老人家鞠躬,看着我们憨态可掬的样子,她笑得合不拢嘴,从棉袄口袋里掏出五张崭新的一元人民币挨个递到手里,我们拿了压岁钱飞也似地跑出院外,迎头撞上了来给奶奶拜年的同族晚辈。

正月初二开始街头就满是串亲戚的人了。奶奶这时是不出门的,她要在家里候着那些上门的人,把腊月就准备好的年食拿出来招待客人。远的亲戚在奶奶的一再挽留下住下来等着看村里初五开唱的戏。她们脱了鞋,坐在炕上与奶奶唠着过去的一年,说着村里的八卦消息,我们在一旁倒也听得津津有味。

在紧锣密鼓的锣鼓、唢呐声中,县剧团来的名角唱着一出出耳熟能详的人间悲欢离合。台下的人儿,仿佛就是戏中的人一般如醉如痴。小孩子的魂呀,早被那卖小吃的、闹杂耍的勾了去,穿梭在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人群中如鱼得水,不小心碰倒了踩在方凳上踮起脚尖看戏的奶奶,在嗔怪声中,早已没了踪影。

十三到十五的社火把年推向了高潮。奶奶和周围的那些叔婶舅姑们画着夸张的脸谱手舞足蹈扭秧歌、舞龙灯,极尽张扬,表达着发自内心的快乐。元宵之时也正是满月的时候,村前用松枝和木架搭成的牌楼上和各家院落中挂满了纸制的纱灯,烛光与灯光交相辉映,每个人心底都暖暖的。

正月二十点完油灯,年就过去了,生活还得继续。但在奶奶的眼中,年是她生活中最重要的缩影。

□吴晓花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