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足迹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戚发轫:把自己岗位的工作做好就是爱国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9年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戚发轫:把自己岗位的工作做好就是爱国

戚发轫在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研修班上讲课
戚发轫为首都职工签名
戚发轫手书
 

■他感受过列强侵略的切肤之痛,决心航空报国;

■他亲历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

■花甲之年,他满腔豪情放飞“神舟”,实现国人千年飞天梦;

■他常说,每一个中国人把自己岗位的工作做好就是爱国;

■他就是中国航天界元老、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

戚发轫院士是享誉国国际的著名航天工程专家,2018年11月22日,在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举办的高技能领军人才研修班上,戚老作为首位主讲人,为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几十名劳模先进,讲述了自身命运与时代变革、与祖国航天发展的紧密联系,深深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演讲后,戚老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一句“每一个中国人把自己工作岗位的工作做好就是爱国”的论述,再次让在场的人感受到这位资深的“大国工匠”的报国情怀。

刚刚过去的2018年被称作中国航天的“超级2018”,中国年度发射次数首次独居世界第一,中国航天人在高密度发射考验面前交出了完美的答卷。回顾中国航天60余年的发展历程,戚发轫这个名字是无法绕开的,从中国第一发导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卫星、第一艘试验飞船、第一艘载人飞船……正所谓云程发轫,万里可期,戚发轫参加了中国航天的一个个崭新的领域、见证了中国航天一次次跨越历史性巅峰。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戚发轫大学学的却是飞机制造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去研制导弹;1967年被“点将”参与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59岁时,戚发轫再次披挂上阵领衔“神舟飞船”的研制和唐家岭航天城的建设,并圆满完成任务。面对职业生涯的多次转折,戚发轫表示:“我这一辈子工作方面几次大的变动,都是根据国家需要,每次转行我都是坚决服从。为了国防建设、为强国做奉献是我一辈子的目标!”

报国是最朴实的精神信仰

1933年,戚发轫出生在辽宁省复县(今瓦房店市)一个农民的家庭,5岁时跟随家人迁往大连。小时候他和同龄的孩子们只知道自己是“关东州人”,成了“皇民”。受到的也是奴化教育,戚发轫经常看到日本孩子打中国孩子,“二等公民”的记忆带给了他童年最大的阴影。

1945年,东北解放。不久,戚发轫上中学,第一次知道了长江、黄河、长城、泰山……“中国!中国!”戚发轫满含热泪喃喃着,十几年的切肤之痛让他深刻地理解了国与家的紧密联系。“我是中国人!”从此,报效祖国的信念成为了他人生最朴实的精神信仰。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戚发轫上高中了。志愿军的伤员从朝鲜通过海运被送到大连,他积极参加抬运伤员的工作。这些伤员大都是被美国飞机扫射、轰炸的,身上鲜血淋漓,场面让人惨不忍睹。

帝国主义是吃柿子专找软的捏,祖国不强大就要受人欺负啊!他愤愤地想,如果我们国家拥有强大的空军,还会这样任人欺侮吗?那个时候,戚发轫就下决心一定要为强国做出贡献,尤其是要为祖国造飞机。1952年,戚发轫高考填报志愿时,3个志愿填写都是航空系,他也顺利考入了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身)飞机系工艺专业。

就在戚发轫努力学习飞机制造知识的时候,面临百废待兴局面的党中央,却始终高度重视和支持航天事业。正如钱学森后来所总结的:“周总理、聂老总就是把他们过去在解放战争中,组织大规模作战的那套办法,有效地用到科技工作中来,把成千上万的科技大军组织起来了。所以尽管我们在经济、技术上有许多困难,但由于组织领导有方,还是很快搞成了。”

1956年10月,中国研制导弹工作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1957年戚发轫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成为了一名军人。

当时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里有近百名技术骨干,但真正研究过导弹只有一个人,就是院长——钱学森。为了给科研人员“扫盲”,钱学森自编教材《导弹概论》,从“为什么要导弹”开始,深入浅出地为科研人员上课,钱老在课堂上的一句“外国人能搞导弹,我们为什么不能干?”深深震撼了所有人的内心。

尊严要靠实力赢得

1958年,按照钱学森起草的《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提出的留学计划,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努力,戚发轫等年轻科研人员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到莫斯科茹可夫斯基航空军事工程学院学习。

为了能够学到过硬的技术本领,戚发轫用几个月的时间补习俄文。不料却收到苏联不接受现役军人到军事学院学习的通知。他们只好脱下军装,通过高教部到莫斯科航空学院去学导弹技术。然而等到赴苏学习名单下来了,十几个人都在名单上,却唯独没有他的名字。“总体技术是导弹研究的最核心技术。通俗的说,就是要做总设计师的工作。其他搞强度的、搞工艺的、搞材料的、搞气动的都可以去,只有搞总体技术的人不能去——怕我们中国人制造自己的导弹。”这让年轻的戚发轫颇受打击。“当时感觉很委屈、很窝囊”,可他没想到的是,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1959年末,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在华专家,还带走了所有的资料。

而当时中国的首枚导弹——“东风一号”导弹已经在研制中,苏联的釜底抽薪,让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都措手不及。“‘自力更生’的航天精神就从那时候开始——别人靠不了啊,一切只能靠自己。”在巨大的压力面前,航天人没有退缩。1960年,我国东风一号导弹在酒泉首飞成功,戚发轫荣立三等功。

1963年,美英苏签署《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意在遏制中国掌握核力量。

然而,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主研发的“东风二号”导弹发射成功,此后的7次发射,次次成功。同年10月16日,中国首枚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东风二号甲”导弹载着核弹头成功发射,且核弹头成功爆炸。由此继美、苏、英、法之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能够用自己的导弹发射核武器的国家,这一过程美国用了13年,苏联用了6年。中国战略武器的出现,破灭了西方对中国实施核讹诈的幻想,有力地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我国的大国地位打下最可靠的保障。

担当是接受并负起责任

此后,戚发轫又参与了中国“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结构和总体设计,他提出的火箭三级与二级分离方案,经飞行试验证明既简单又可靠。1968年,正当他准备在运载火箭领域大干一场的时候,聂荣臻元帅将他和另外17名骨干调往新组建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他们接到任务,二话没说,离开了自己从事多年的专业,投入到了新的岗位,他们也被称为中国“航天十八勇士”。

彼时,“文革”的到来,打乱了刚刚起步的中国卫星事业。承担卫星研制主要任务的中国科学院早就乱套了,负责研制卫星的“651”设计院院长赵九章、副院长钱骥被打倒。为保证研制人造卫星的工作不受干扰,中央专委决定卫星研制任务由国防科委全面接管负责。1968年2月20日,国防科委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中科院从事人造卫星研制的部门划归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任院长,全面领导卫星的研制工作。戚发轫担当重任,成为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骨干成员、技术负责人之一,发射试验队队长,那年他只有37岁。

当时的试验条件简陋至极,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四根3米长的天线,是收缩式的,上天后要靠自旋甩开,轻了甩不开,重了又会甩出去,地面试验很危险。戚发轫他们找到一个破库房进行试验。身手矫健的爬上房梁,骑在上面观察,戚发轫和别的同事则拿块包装箱盖子挡住身体,一面防止天线甩飞出来扎到自己,一面从木头的缝里往外观察、记录。

正当他高强度实验的时候,戚发轫又不断地被“请”去抓“革命”,参加“大批斗”、学文件,常常搞得他和同事们焦头烂额。戚发轫急得火烧火燎,不得不把资料、书本带回家去,夜深人静,在侍候完老小后又开始自己的工作。因为长期奋战、劳累过度,他曾在食堂排队打饭时昏厥,醒来后休息一下又开始了攻关;阑尾炎穿孔,他做完手术也不愿下“火线”。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长征一号火箭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直上云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宇宙空间。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跟踪手段、信号传输形式和星上温控系统等技术方面,均超过了苏美等国首颗卫星的水平。此后,戚发轫专注在卫星领域20余年,先后担任“东方红二号”卫星,“东方红三号”卫星等多型卫星研发项目的总设计师。

梦想要用双手放飞

1992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正式批准了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中央决定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作为总体单位,戚发轫担任总设计师,负责飞船的研制工作。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也被命名为“921工程”。此后,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工程拉开了帷幕。

而此前为卫星操劳了一辈子的戚发轫,本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就要谢幕,但当时国内航天业出现人才断层,戚发轫受命出征,也开启了自己和中国航天的新一个开端。

其实在戚发轫心里,载人航天何尝不是他内心最大的期盼。在苏联时期,戚发轫随中国航天代表团访问过世界著名的拜科努尔发射场,他亲眼目睹了联盟号飞船发射的全过程,发射前总设计师要跟航天员讲,“我一切都准备好了,你上去了一定能回来。”然后庄严签字,他早就盼望着中国首次载人飞船飞向太空的那一刻……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零起步,唐家岭航天城建设和神舟飞船初样设计齐头并行。戚发轫面前的是困难重重。有时他上午在唐家岭航天城基建工地解决问题,下午又和工程技术人员研究设计方案。为了“神舟”早一天腾飞,他有使不完的力,用不完的劲。

神舟号飞船构形复杂、系统复杂,一艘飞船所用元器件达10万多只、电缆网节点8万个左右、计算机软件语句几十万条。戚发轫深知:为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必须要保证一个焊点、一根导线、一行语句都不能出错。因此,他要求设计人员,必须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疑点、消灭疑点,凡是能被人预想出来的万一会出现的问题,甚至是万一的万一问题,都要千方百计地去发现、去寻找,虽然这种发现和寻找有时就像大海捞针,但绝不能放弃。

在一次返回舱综合空投试验后,现场工作人员在返回舱里闻到一股异味,这一现象立即引起了大家的警觉。经检查后发现,舱内有害气体超标!这对未来升空的航天员将会产生很不利的影响,甚至危及航天员生命。两师系统即刻组织飞船总体与有关系统人员严查有害气体来源。经过多次分析试验,最终查出是舱内多种火工品工作后产生的气体泄露到返回舱内。如何解决舱内有害气体问题?两年时间里,戚发轫和大家一起作了无数次的试验,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最后还是用大禹治水的办法,先“疏”后“堵”,靠一个个“神秘”的小孔把有害气体排出舱外,消除了隐患。同时,他们还新研制了一个有害气体过滤器,做到了双保险。戚发轫这种严谨、细致、科学、务实的作风,影响并带动着飞船的研制队伍。

1999年下半年,戚发轫率队远赴酒泉发射场,进行试验船合练准备。在热浪滚滚的沙漠地带,用4个月的时间,完成了飞船全部技术流程的演练,并与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和测试系统进行了对接。11月20日凌晨6时30分,新型长征二号F托举着“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直上九霄。在太空飞行了21小时后,飞船返回舱平安降落在内蒙古中部草原。多年来一直秘而不宣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通过此次飞天壮举,震惊了国内外。

爱国从自己工作岗位开始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次载人飞行的神舟五号飞船遨游太空的辉煌时刻即将到来。为此在指挥部会议后,戚发轫作为指挥部成员,在发射任务书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并和航天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让他们放心。

这承诺字字千钧!不仅仅是对航天员个人的承诺,而是代表全体航天人对祖国的承诺、对民族的承诺、对航天事业现实和未来的承诺,也是戚发轫一辈子最重、最骄傲的承诺。带着这承诺,在戚发轫胸中飞旋了无数圈的“神舟”,满载着中华民族的希望,呼啸着飞向太空……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实现了!

回顾几十年的奋斗历程,戚发轫表示,航天工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我国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离不开航天人的三个精神。第一个精神,是五六十年代形成的航天精神。核心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1999年中央提出了“两弹一星”精神,强调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第三个精神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中国航天人正是在这三个精神的指引下,几十年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献出了青春年华、献出了聪明才智、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写在了浩瀚无垠的太空中。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为中国航天奋斗了一辈子的戚发轫对此深表认同。“今天,在祖国‘强起来’新的伟大征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不断取得伟大成就新的历史方位里,更要大力弘扬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每一个中国人把自己岗位的工作做好,这就是爱国!”

□本报记者 李睦 文/图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