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郑丹娜:“悄悄话”名师扬国学成风化人
王腾松:90后建设者新机场发挥大能量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12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郑丹娜:“悄悄话”名师扬国学成风化人

 

她是北京市特级教师,执教25年来给学生写下400万字悄悄话,相当于50部中篇小说;她是班主任工作室负责人,迎来送走近百名工作室成员,如今朝阳区各学区都有她的徒弟;她是传统文化传承项目“杨柳书院”的组织者,三年来接待现场观众4000人次,线上听众以万计……她就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人民教师奖”获得者、2014年“北京榜样”、垂杨柳中心小学德育副校长郑丹娜。

20年后相同“猜年龄”问题答案迥异

郑丹娜很忙,自从2013年担任副校长以来,她的视野从班级管理扩展到学校管理,负责德育和科研工作,承担品德与生活、语文课的教学任务,还要带班主任工作室。记者联系她时,她周三在北京上课,周四飞昆明“送教上门”,奔波12个小时为当地手拉手对口支援学校的教师授课,周六又飞到杭州,参加中澳项目在职研究生班的毕业论文答辩,周一再马不停蹄赶回北京。

对排得满满的日程表,她已经非常习惯,即使在火车上也没有停止过思考课题,只有嗓音里泄露出一丝丝疲惫。可一说起德育的话题,她就精神抖擞,疲惫一扫而空。

聊起与学生相处的趣事,她忍不住直乐,没有一点全国名师的所谓“架子”,有的学生评价她为“老师妈妈”,也有人把她称为“大朋友”。

11月初,她上语文课时教“褴褛”这个词,一个男孩误读成“jianlou”,全班大笑。看到男孩发窘的样子,她说起自己小时候也犯过“读半边”的错,父亲听到后教她不认识的字就去查字典,给男孩解了围。下课后,男孩凑过来和她聊天,问她多大了,她让男孩猜。“您20多岁吧,因为我觉得您特别有活力,特别亲切,就像一个大朋友。”男孩脱口而出。

20多年前,她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可不是现在这般和蔼可亲。1993年,刚走上讲台的她性格腼腆,容易害羞,为了“震”得住学生,就故意摆出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事无巨细给学生立规矩,做不到就批评。她的严格管理,让所带班总能拿到学校发的流动红旗,学生成绩不错,但孩子们怕她。曾经有一个女生猜她“今年60岁”,原因是“郑老师像我爷爷那么严肃厉害,我爷爷就60了”。

“悄悄话”让她成为学生知心朋友

童言童语提醒了她。郑丹娜开始改变自己,试着多微笑,努力让他们爱自己,而不是怕自己。她想到了用“悄悄话”笔谈的方式走进孩子们的内心,鼓励他们把小秘密、小苦恼写下来悄悄告诉她,她每天都会仔细阅读并逐一回复。

一贯开朗的天天在“悄悄话”里告诉郑丹娜,头天晚上父母吵架,说要离婚,“我不想让他们离婚,呜呜……”她想了想,给天天写下一段话:“吵架是爸爸妈妈交流感情的一种方式。有时候他们也是小孩子,用吵架的方式交流一下,过几天就和好了。”天天觉得有道理,破涕为笑。她给天天妈妈发了短信说这事,委婉提示对方赶紧解决家里的问题,别让孩子担心。第二天,天天告诉最信任的郑老师:爸爸妈妈和好了。

“我和他吵架了,他可是我最好的朋友”“爸爸妈妈怎么不能理解我呢”……从1998年至今,“悄悄话”小本累计写出400多万字,相当于50部中篇小说的量,联系起了老师、学生和家长,她也成为孩子们的知心朋友。她说,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教师要给予孩子陪伴和等待。

建“没有围墙的书院”弘扬国学

担任副校长后,郑丹娜开始关注全校层面德育工作,开展了多项主题活动,包括高年级学生带一年级弟弟妹妹的“大手拉小手”活动;禁烟禁毒健康教育;把国学经典引入教材;构建家校共同体等。她说应该给孩子留下更多值得记忆的童年,通过活动帮助孩子成长,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校长钟亚利的支持下,郑丹娜找到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的平台,2016年办起杨柳书院,讲解传统文化、家庭教育、科学、艺术等方面内容,讲座的时间定在周五下午放学后或周六上午。在什刹海书院、朝阳区政协、朝阳区文明办等单位的帮助下,她相继邀请到爱新觉罗·启骧、钱逊等大家,还有北大、人大等高校教授前来,让孩子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也促进家校共同体的发展。

活动不仅有本校家长、师生参加,也欢迎周边居民,目的是办成没有围墙的书院。由于现场只有100余个座位,她还安排了网络直播。近三年来,杨柳书院共开办40多场讲座,现场观众4000多人次,线上观众以万计。有的家长听上瘾,孩子有事过不来自己也要场场不落。张之峰教授作完甲骨文讲座后,学生追着他问单位,说自己将来也要考这里,跟着教授研究甲骨文。

除了个别一两期外出开会错不开时间外,她都会到场,接待专家、主持、安排台上台下互动,带着同事一起加班,以保证讲座达到最佳效果。为了讲座符合孩子们的理解和需求,每次定主题,她都事先和专家沟通,需要调整的内容会一起磨合。每次看到家长和孩子兴奋满足的表情,她特别有成就感。

一边策划组织活动,一边做科研。利用“十三五”契机,郑丹娜把孩子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还有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困惑进行梳理,申报课题。她带着工作室成员做的两个市级课题《建立家校共同体》《操作校园书院 做好立德树人——杨柳书院的探索》,被评为2017年北京市基础教育课题一等奖。工作室核心成员中,已有3人获得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特等奖,11人被评为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6人被评为朝阳区十佳班主任。

虽然取得了一系列荣誉,但郑丹娜从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她意识到时代发展对教师和管理者的能力要求日益提高,2016年,她参加了中澳合作项目研究生班的学习,提升管理水平。她的工作蓝图中写下一项项规划,串联起过去与未来,从自我成长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对话郑丹娜】

午报记者:如今的青少年与20年前有何不同?如何做好当代青少年的心理辅导工作?

郑丹娜:如今的孩子喜欢主动大胆表达自己,更加自我,更愿意亲近老师,也希望老师能够民主、平等地爱护孩子,这些变化与时代发展、家庭教育等方面都有关系。老师应该给孩子们提供更多表达空间,要意识到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创造民主合作的平台,营造友善空间。

“悄悄话”只是一种表达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加入微信、语音、博客等方式。“悄悄话”代表老师对学生的接纳,认可学生会犯错误,接纳他们的感受,让他们懂得道理,感到安全。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面临的困惑在于交往方面,老师应提供倾听的渠道,接纳和引导学生,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的途径。

午报记者:怎样发挥“北京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郑丹娜:“北京榜样”是一个荣誉称号,要注重发挥其在岗位上的辐射引领作用。作为教师,就要做好教育工作,把我对学生成长、教育教学的认识,通过工作室、岗位等渠道传递给更多老师,也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午报记者:对未来的工作有何规划?

郑丹娜:继续组织好杨柳书院,把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坚持下去;办好网上家长微课,更好地为家长提供服务;做好手头的科研课题;为班主任工作室吸收新成员。工作室成员已经从开始的20多人增加到现在近30人,外围成员也从五六十人逐步扩展,有的老成员结业后成长为名师,也举办工作室,如今朝阳区各学区均有覆盖。

□本报记者 任洁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