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黄河水,日夜向东流,在山西临县晋陕大峡谷,忽然拐了一个弯,又遇上一个浅滩,构成了一个自然大码头——碛口(“碛”意为砂石堆积的浅滩)。在交通落后的年代,这一大码头是黄河中上游水运通道的终结点,货物至此正好抛锚卸货改走旱路。正因了地理位置的优势,碛口成了当时的水陆运输中转中心,码头上的货船少则每天上百艘,多则绵延数里远,碛口渐渐成了九曲黄河第一镇。商铺林立,车马杂沓,各类货物源源不断地沿黄河运来,又由碛口运走,道是“驮不尽的碛口,填不满的吴城”“碛口街上尽是油,三天不驮满街流”……听听这些民谣,仿佛能听到古镇上昼夜不息的驼铃声。
西湾村离碛口古镇仅一公里,居住的全是陈姓,那就是陈家的家属大院,如今已成首批也是山西省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背山面水,左倚卧龙岗,右抱卧虎山,水是湫河水,因其位于湫水河转弯处西岸而得名。真正是“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占据了上乘风水。站在村前,抬眼一望,参差错落的窑洞式建筑恰似一座古代城堡挺立于山梁之间,层层叠叠的三十多所宅院坐落在三十度斜坡上,最高处可达六层,并不零乱芜杂,虽有变化,却和谐大气,浑然天成,很好地体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据记载,西湾村始祖陈先模,字师范,于明朝末年迁居于此,完全是看中了碛口黄河码头的商机,他从搬运工起家,艰苦创业,到第四代时已成巨富,陈三锡便是碛口众多富商中的佼佼者。有了钱,富足了,陈家后人在西湾村大兴土木,造房置业,修建起了村落。当然如此古村也不是一下子建成的,总共经历了十一代、上百年的扩建,才逐渐形成一个相当繁华而考究的城堡式村庄。
西湾村的民居极具个性,依山就势,层层而上,户户有院,院院相通。虽是砖石结构,却刻意修建成窑洞式样,院落被半米高的石台分隔为前后两部分,正房为石碹窑洞,坐落在石台之上,窑顶伸出一排纹饰精美的石梁,与木质明柱一同支撑起宽阔的厦檐,道是“明柱厦檐高圪台院”,每处院落都有正房、廊房、厅台、厕所、马棚、柴房、碾磨房等。下面的房屋顶就是院子,当地叫“脑畔”。可不能小瞧了貌似灰头土脸的西湾村,讲究多着呢,整个村落民居宅院长约250米,宽120米,占地约3万平方米,构成一个庞大的城堡式封闭空间,仅在南向留大门三座。村里五条竖巷代表着陈家五个支系,意为金木水火土“五行”,各支系只能住在自己的巷里,不许混居,便于管理,也为了日后向左右扩展。再有,每条竖巷的院落互相贯通,进入一户院落,即可走遍全村,真正的“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以利于突发事件时的迅速转移和集体防御。这也因了群居西湾村的纯粹是一个陈氏大家族,才能有如此整齐划一的精妙设计。
有意思的是,在村里还能看到一些民居的门楣上镌刻有“岁进士”“恩进士”“明经第”之类的匾额,起初以为是陈家有人中过科举的,后来明白,这完全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进士,而是朝廷对屡试不第的老秀才给予的一种精神安慰——忽悠人的。当然陈家由于赈灾、助饷等善行义举也曾被封官进爵,甚至还有个军功三品的蓝顶老爷陈辉章,但毕竟是商人世家,顶多算儒商吧,与传统意义上的耕读传家或书香人家到底不一样。
不过,富商家的民居也注重文化气息的,虽说不上匠心独运,气宇轩昂,该讲究的地方还是很注重。雕花、石刻,门楼上的吉祥瑞兽一点也不马虎,无论是石还是砖,所有的建筑都要求对缝而砌,整齐漂亮,更添许多线条之美。石质或木质的牌匾比比皆是,多为清代道光、咸丰年间所制,古雅之风扑面而至,彰显了古村的文化魅力。我国著名文物专家罗哲文曾到过西湾村考察,他题写的村名,至今仍在村口2米高的石墙上。
走在大方石块砌成的小巷里,高高低低之间的那些民居,寂静院落,院里的枣树,树下的老人,还有担水的老汉从幽暗的门洞里黯然走过,让人心里一漾一漾的,说不上是离愁还是乡愁,明明我的家乡远在关山遥迢的南方水乡。但一抬头,看到人家檐下的旧灯笼,紧闭的门扉,斜阳晚照将沉重木门、低矮院墙以及沧桑的石板路,路边等候主人回家的花狗辉映得一片昏黄,我还是在心里悄然伤感了一阵,浸透了历史苍凉与乡情诗意的古村,分明就是多少城市人渐行渐远的精神原乡啊,只是如今它们越来越稀少了,而对于我们年少时急于逃离的故土家园,只怕是还未归去,故乡早已物是人非。
与众多偏远的村镇一样,西湾村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经商了,留下来的仍过着古朴安宁的村居生活,与西湾村一般宠辱不惊,安之若素,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精神。
□朱秀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