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总是半夜醒是咋回事?
吃对橘子,胜过补药
进入大学后, “好学生”如何面对新局面?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8年12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进入大学后, “好学生”如何面对新局面?

 

我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都在我们当地最好的学校读书,成绩一直是班里的前几名,平时与老师和同学关系都非常好。可进入大学以后就不这么顺利了,学习压力很大,再也拿不了前几名了,同学之间也不是那么亲近了。她很苦恼,您能告诉我她该怎么办吗?

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解答:“好学生”虽然学习很优秀,但是他们的自我评价机制并没有形成,完全依赖于外界的成绩或者他人的评价等,这使得他们不断追求完美和他人的认可。您的孩子上学的时候一直是“好学生”,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她将周围人的关注视为人生的必需品。但这些“好学生”其实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自信,他们没有全面了解自己,把成绩和他人的认可作为自己是否“好”的唯一标杆。但大学的科目繁多且新颖,大部分人的学习成绩都不会像中学那样轻易就脱颖而出,所以得不到认可和关注,因而产生各种不适。

【专家建议】

首先,逐步形成稳定的自我评价。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优点和缺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反馈是我们认知自己的一面镜子,但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自己,而且我们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全面了解自己,充分认可和发挥自身长处,承认自身的不足并尽可能弥补短板,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其次,全面纠正歪曲认知。“只有我足够好,别人才会关注和喜欢我”;“别人不关注我,就说明他们不喜欢我,我不够好,那我就是没有价值的人”……这些认知是歪曲的,同时也深深影响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因此要及时调整,即使你再好,别人也不会像你自己关注自己那样关注你,所以不要太过追求别人的关注。因此大学生们要在大学校园这个小社会中开始真正认识自己,不断认可自己,并建立真正的自信心和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这是大学生活中一门很重要的必修课,对于他们日后顺利进入社会十分重要。

“好学生”的心理困惑其实也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产物,是他们这些歪曲认知形成的助推器,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要转变教育的理念,提倡孩子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稳定客观的自我评价和认同机制。

□本报记者 张晶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