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预防糖尿病 让家庭成为主战场
持续鼻塞可能是长了鼻息肉
丰台工商分局 规范辖区商标代理机构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12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预防糖尿病 让家庭成为主战场

本期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
内分泌科硕士 李鹏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最近的调查显示,我国成人Ⅱ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4%,其中>60岁老年人的患病率高达22.86%,几乎每个家庭中都有糖尿病患者。目前糖尿病一经发病,就不能完全治愈,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但规范的治疗可使血糖平稳达标,延缓并发症发生,而要达到良好的血糖管理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与帮助。然而,糖尿病患者家属中接受过相关培训的比例却不足四分之一。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内分泌科硕士李鹏,介绍了家庭在糖尿病预防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记者:糖尿病对患者及其家庭有什么影响呢?

李鹏:我们知道,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的全身性疾病。首先,长期持续血糖升高可导致全身各组织器官损害,即慢性并发症,常见的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甚至出现肢体瘫痪、失明、截肢等,有极高的致残率;另外,急剧升高的血糖易引起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病发作,甚至导致死亡,对患者家庭生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再次,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治过程中花费巨大,据统计,糖尿病人群的直接医疗费用大约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3倍;而糖尿病患者的间接花费,包括旷工或工作能力下降、伴随疾病导致的失业、过早死亡减少的家庭收入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有糖尿病家庭因此“返贫”。罹患糖尿病的可能仅是一个人,但其影响的却是整个家庭,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糖尿病,这种影响往往是持续的、灾难性的。

记者:听说糖尿病是遗传的,请问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成员一定会得糖尿病吗?

李鹏:不一定,糖尿病患者的家属不一定会得糖尿病。糖尿病,尤其是Ⅱ型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主要因为:糖尿病具有显著的遗传倾向,通过对糖尿病家系分析发现,糖尿病患者亲属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增加2—5倍。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的亲属本身携带了糖尿病的易感基因,在相同的条件下,的确会比别人容易得糖尿病。其次,糖尿病家庭中各成员具有相似的不良生活方式,如: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一项针对夫妻家庭的全国调查显示,与配偶非糖尿病的调查对象相比,糖尿病患者的配偶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显著升高,且这种关联独立于年龄、糖尿病家族史之外,这说明糖尿病家庭的不良生活习惯会显著增加其家庭成员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所以说,糖尿病患者的家属罹患糖尿病的风险确实明显升高,但这仅仅是一个概率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医学手段将这种概率降低。

记者:对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成员来说,怎样才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李鹏:首先,需要认识到自己是糖尿病高危人群这一现实,打心眼里重视这个疾病,主动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其次,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烟戒酒、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锻炼,保持理想体重。

再次,对于妊娠妇女,应该避免妊娠糖尿病发生,保持孕期营养均衡,适当活动,预防胎儿生长过快,防止出现巨大儿。

最后,定期进行糖尿病筛查,以期早期发现糖尿病、及时给予医学干预。

记者: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家属,日常生活中能为他们提供什么帮助?

李鹏:家庭是糖尿病患者系统治疗的主战场,在糖尿病的综合管理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疗方法,糖尿病患者家属应该学习糖尿病饮食相关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健康饮食,比如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腌制品、红肉等,而应该多吃蔬菜粗粮等多纤维食品。

适当的锻炼有助于控制血糖、降低体重、改善心肺功能,建议血糖控制稳定的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打太极拳、骑车、乒乓球、羽毛球等,以运动时有点用力、心跳呼吸加快但不急促为准;但是如果空腹血糖大于16.7mmol/L,伴有心肺功能不全,或出现各种急性感染、严重慢性并发症等情况下不宜进行运动。

在医生为糖尿病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后,该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和治疗效果的准确反馈,有赖于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主动参与。糖尿病患者家属应该督促他们按时遵照医嘱用药,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并及时给予处理,协助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并且在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给予正确及时的救助。

糖尿病足的治疗困难、花费巨大,但其预防则比较有效,糖尿病患者家属应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宽松舒适的鞋袜,定期检查他们的足部情况,包括足是否有畸形、胼胝、溃疡,关注足部皮肤颜色、温度的变化, 一旦有问题,及时找到专科医生或护士诊治。

总之,糖尿病的日常管理是一个精细而繁杂的生活方式转变过程,是患者及其家属与糖尿病不断磨合、和谐共处的过程,只有家庭成员的主动参与,营造一个积极乐观的生活氛围,才能达到“与糖为伴、甜蜜生活”。

□本报记者 陈曦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