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了,他挥舞着锄头,没了年轻时的力气,可拿起笔,字里行间仍是热血沸腾。庄稼地里,他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写字桌前,他是潮白河畔、运河两岸的歌者。把那生长庄稼的田作纸,把那耕耘无数的锄头作笔,把那波光粼粼的运河水当成墨汁,通州区潞城镇八各庄村村民姚广康用一辈子的时间为通州写诗。
结文缘:
嗜书如命萌生作家梦想
“拉酒的车为少绕一百八十里路必经八各庄,八各庄村前受大运河、潮白河多次涨水,往复冲刷……那年清朝刚过,八辆酒车来到了八各庄村前,正是反将季节,车把式几经商量闯进了鬼难缠……骡子的脚下像踩着胶皮,大木头轱辘似着地又似没着地,又似轧海绵。”这段文字节选自《运河》杂志2012年2期中的一篇名为《潞城及周边的民谣与传说》的小说。这篇充满乡土风情的小说的作者正是平时种庄稼、偶尔下象棋的朴实村民姚广康。
“我其实也不算什么作家,就是喜欢文学罢了,喜欢就比较容易坚持。”生于1943年的姚广康是土生土长的潞城人,小时候家里孩子多,日子也过得十分清苦。上小学的时候,爱看书的姚广康就非常喜欢上语文课,他写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给全班同学来朗读和学习。“那个时候是我第一次因为文学有了成就感,所以印象非常深刻,当时我就在想,做一名作家应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从此,姚广康便对写作始终保有着一份痴情。
初中的姚广康更是把书视作珍宝。文学历史、诗词歌赋、名人名著,他都当作饕餮盛宴。据他回忆,那个时候,白天帮父母做家务的时候在看书,上山割猪草的时候也在看,晚上点着煤油灯借着昏黄的一点亮也要看书,甚至得了一个“书迷”的称号,那时,姚广康开始萌生了“作家梦”。
抓机缘:
活用文学助力农业生产
可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姚广康很快就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初中一毕业,姚广康就被安排进了生产队,成为了一名农民。“那个时候,白天干活,晚上开会,早上一醒来就要出发拉水泥坯子,忙得不可开交,有时倒在床上不到几分钟就已经睡着了。”不久,姚广康成为了小队年轻的畜牧队长,掌握起小队180亩地的“命脉”。虽然工作量大、压力重,但曾经读过书的姚广康告诉自己,凡事都要找方法,认真坚持下去。凭借他的技术和经验,所在的小队经常得到领导的夸奖,在4个生产小队中遥遥领先。
姚广康坦言,他不仅喜欢文史哲学,农业科技等书籍自然也不会放过。他开始把从书本上学习过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在收割麦子这一方面,有了自己的想法。“那个时候,我发现收割的麦子经常会有部分发霉,因为晾晒面积与时间的关系,但是人们都觉得正常。”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后,姚广康向领导提议了四个字:晚收多晒。“晚收就是想让麦子从麦穗的时候接受阳光的时间多一些,多晒就是紧抓中午的时间,比平常多从家门早出来一个小时,多番晾晒。”那一年,姚广康所在的生产小队增收不少,受到了领导和队员的一致认同。
续前缘:
执笔乡间传播运河文化
种田、插秧、割草、收麦,不知不觉间,姚广康已走过了大半生。子孙满堂、生活负担变小的他,在70岁那年,重新拿起了搁下快50年的笔,重启了他的“文学梦”。姚广康低调地生活在他的“小世界”里,街坊邻居、亲朋好友从不知道他已在各地文学刊物上发表了10余篇文章。
“我的创作大都是从夜晚才开始的。白天要忙农活时间还是很少,即便就是有时间,心也静不下来,也无从下手。”姚广康说,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把家人全都安顿入睡之后,他才能静下心来,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构思情节、塑造人物、描山绣水、表达情感。遇见不会的字词就查字典,碰到不懂的问题便查百度,每写完一篇文章,姚广康都要认认真真修改好几遍,发现瑕疵和漏洞,便会重新修改一番,直到心满意足。觉得文通字顺、合情合理后,他才会去开始下一个环节的写作。最后,等整篇文章在姚广康看来修改得“天衣无缝”“完美无缺”时,他才会小心翼翼地找儿孙将手稿打到电脑上。《潞城春晓》《殍母》《两河流域》《流传在两河流域之间的民谣与故事》《花会》《潞城跤师滕寿山》……现在,已经75岁的姚广康用一支笔写出了无数饱含深情的作品。姚广康说:“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又只有初中文化,在写作技巧上没有优势,只有贴近生活、善于观察思考,才能不断发现创作素材。写作是我的业余爱好,挣不了什么钱,但能把乡亲们的喜怒哀乐与所想所盼写出来,弘扬真善美,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姚广康平时总会和老友聊聊天,远到时事政治,近到村内变化,感受时代变迁。为迎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他写下了对联“锦绣江山近绘诗书画,涛惊彼岸平关日月星”。同时,姚广康并未停止学习的步伐,他加入了通州的潮白文友会,并积极向比他年轻的同好们探讨文学与创作。谈到文学,姚广康感慨:“作为一个真正喜欢文学的人,我不会在意我的作品能否发表,也不会在意它能否获奖,我只在意灵魂的倔强与高贵、心灵的慰藉和快意。也许,只有内心安静的人,才能写出上乘的作品来。人生像一杯苦茶,会苦一阵子,却不会苦一辈子。”
□本报记者 赵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