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摘
3上一版  下一版4
 
胡承志, 最后一个见到“北京人”头盖骨
马应龙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8年11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应龙
眼药店 曾是北京老字号
 

马应龙药品大家都不陌生,但马应龙成药最早的拳头产品是眼药吗?据考证,在19世纪70年代北京西河沿一带就有一个马应龙眼药店,历经变迁,武汉的马应龙药业逐渐发展壮大,人们已经逐渐淡忘了北京还有个马应龙眼药店的老字号。

同治末年,马应龙眼药店的继承人——马万兴老先生来到北京,在西河沿地区开了间眼药铺。在他苦心经营下,药铺生意兴隆,后来又开了三家铺面。马老先生有四个儿子,三儿子马丽亭继承了药铺事业。马丽亭13岁那年,马万兴去世。其后大哥带着马丽亭开始经营眼药铺,生意做得红红火火。1928年京都南迁,马丽亭在南京开设了一家分店,为了扩大经营,他在镇江和南京又各开设一家分号。马家药铺中的马应龙眼药凭借对眼疾患者的奇效,渐渐闻名遐迩。

马万兴在世时,还曾将手艺传授给胞弟之孙马岐山。马岐山南下开拓市场,在武昌镇一间不临街的铺面内开始了简陋的经营。马应龙眼药采用名贵的中草药,如麝香、牛黄、冰片、琥珀、珍珠等,从不以次充好,用料考究。马岐山遵先人遗训,做到以勤治店,严谨治店,马应龙眼药在众多眼药中脱颖而出,因为适应病症且价廉物美而极具竞争力,店铺也得到了空前发展,产品一度非常紧俏,出口到当时的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后来的马应龙药业集团就是在这个分支上得到了发展壮大的。

2009年,药店的后人想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最早的药店在西河沿真武庙一带,马丽亭的孙婿彭先生来到当时的宣武区档案馆,想从档案中查到真凭实据,为申请非遗做准备。他果真找到了马丽亭在1952年10月参加区工商界小组学习期间的自撰材料,翔实可靠,让查档者如获至宝,使其更详细地了解了老字号马应龙眼药店的发展历史,为申请恢复北京马应龙老字号提供参考和依据。

摘自京报网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