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集体协商应更加精细化灵活化
戏曲进课堂是有益尝试
职工兴趣协会 工会大有可为
遏制民宿刷单 需祭起法律之剑
文明养犬
治理代驾市场乱象,监管要加强
对外卖“速食包” 不能成监管“盲区”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1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戏曲进课堂是有益尝试

 

11月18日,北京市丰台区教委发布《丰台区戏曲进校园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行动计划》提出,丰台将在中小学幼儿园扩大试点,把戏曲通识教育纳入课程,每学期不少于10课时。此外,将重点扶持区内30所戏曲教育特色学校。(11月19日《新京报》)

近年来,随着《中国戏曲大会》《走进大戏台》《梨园春》等戏曲节目的热播,许多人对中国的戏曲,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与认知。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也是传统文化中经久不衰的瑰宝,更是表现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据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273种,传统剧目更是数以万计。各地不同的戏曲,不仅是地方风土人情的集中展现,也是地方历史发展的“活化石”,这样的宝藏,的确应好好对待。

“戏曲进学校”的确是一件美事,有着多重的利好。不过,真正要落到实处,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专业的老师、专业的教材、经费问题、学生时间安排等现实问题,也都必须解决与协调好。戏曲不仅要走进学校,还要“走得很好”,而不能始于喧嚣终于寂静。毕竟,当更多的人接受戏曲文化的熏陶之后,理论上来说,的确可以挖掘更好的人才和苗子,而这,正是各地推进“戏曲进校园”的价值所在。

简而言之,戏曲进课堂是发掘戏曲人才、传承传统文化的有益尝试,值得肯定,也值得更多的地方效仿。当然,在挖掘出人才之后,还需要通过市场、政府等部门的协同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共同为留住人才而努力,让戏曲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继续绽放它的魅力。

□龙敏飞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