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中消协:补钙超量有危害
丰台工商 对新零售体验门店进行行政督导
对方全责拒赔钱 可先行代位赔偿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10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补钙产品含钙量相差2.5倍
中消协:补钙超量有危害

 

眼下,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已开始认识到补钙对健康的重要性,补钙成为基本保健的重要一环。而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国产和进口的补钙产品,不少人在选购时都会有些纠结,不知道对自己来说,该选择哪一种?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30款补钙产品比较试验结果显示,不同补钙产品的成分有较大差异,含钙量最大相差2.5倍,因此功能也不同。为此中消协提醒,消费者要知道自己缺哪种钙、每天补多少钙、何时服用?先了解目前市场上补钙产品的情况,再去选购适合自己的补钙产品很重要。

存在问题: 补钙产品含钙量存在水分

记者了解到,此次比较试验的30款样品是中国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模拟消费者分别从网购平台、北京市药店、直销产品实体店等渠道购买的标称具有补钙、增加骨密度功能的保健食品。样品的产地除2款标称为美国外,均为国内生产加工的产品。样品涉及26个品牌,其中6个是国外品牌。

试验测试结果显示存在以下问题:样品间的含钙量最大相差2.5倍。其中,试验样品中9款不仅含钙,还含有氨糖、硫酸软骨素成分;30款样品中有18款含维生素D3;样品的产品规格(颗粒大小)偏大,不方便吞咽,咀嚼片的口味有待改善。

此外,保健食品需要标注适宜人群,此次试验中9款含有氨糖和硫酸软骨素样品,其标称的适宜人群均为中老年人;30款样品所标注的不适宜人群中,孕妇和少年儿童比较多。消费者购买时需认真阅读产品标签,正确选购。

消费提示:

补钙超量有危害

钙是人体必需元素之一,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无机盐组成元素,了解自身健康状况适当补钙非常必要。日常补钙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补钙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与钙的吸收和利用有关。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调节钙代谢、促进钙吸收和骨组织形成。

维生素D种类很多,其中较重要的有维生素D2(固化醇)和维生素D3(胆固化醇)。当维生素D摄入不足、日照不充分或吸收障碍时,可造成维生素D缺乏。经常晒太阳可促进体内维生素D3的合成,有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这就是百姓常说的“晒太阳就是补钙”。

二是,中老年人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质。 最新医学研究发现,人体内缺乏氨糖会直接导致各种骨关节疾病的发生。氨糖控制着人体骨关节软骨滑膜的代谢平衡,它能大量催生和补充关节滑液,从而不断润滑关节软骨面,减少磨损,使关节部位灵活自如。硫酸软骨素在医学上主要的应用是作为治疗关节疾病的药品,与氨基葡萄糖配合使用,具有止痛,促进软骨再生的功效,可以从根本改善关节问题。

建议中老年人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检查是否缺钙,以及骨关节状况,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钙质,保证骨关节及骨骼健康。单纯补充钙元素而忽视关节的保健,或只重视关节保护而不能正确补钙都是片面的。

三是,合理补钙,不要超量。我国居民营养膳食指南(2013版)中钙的摄入量参考成人每天为800毫克,中老年人为1000毫克。除去一日三餐食物中的钙,就是我们需要补充的钙量。人体的营养状况、肠胃功能和体力活动都会影响钙的吸收。体力活动可提高吸收率并促进钙的储存。

膳食中的草酸、植酸可与钙形成沉淀而降低钙的吸收。建议消费者购买时考虑颗粒较小的、吞咽型的补钙产品。液体钙是一种剂型,通常将碳酸钙等与植物油混合制成胶囊,服用比较方便。

同时,研究显示,通过膳食摄入钙达到每天1350毫克是安全的,但是总钙的每天摄入量超过2000毫克就会产生健康危害,造成疾病风险。

四是,阅读说明,看清适宜人群和保质期。保健食品需要标注适宜人群,从这次比较试验的样品标签可以看出,补钙保健食品的不适宜人群比较多,尤其是孕妇以及儿童,消费者购买时需认真阅读产品标签,正确选购。此外,保健食品具有保质期,尽量选购近期生产的产品。过期产品不能食用。

知识链接

女性绝经后非常容易缺钙

钙占普通人体重的1.5-2%,超过99%的处于人体的骨骼、牙齿和指甲里。剩余的钙元素位于不同的软组织里,钙在人体血液中仅有300-350 mg。人体骨骼中的钙在不断变化和能量交换,维持人体的正常钙水平。

20岁以前是骨钙积累最快的阶段,选择含钙高的食品十分重要;30-35岁骨密度达到峰值,之后逐渐开始丢失;中老年人由于胃肠的吸收功能降低;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钙吸收降低,非常容易缺钙,那么适当补钙非常必要。

□本报记者 包亚茹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