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课题不是停留在纸面上,而是演变成政策的一部分,为首都发展做出贡献的无房青年人才提供一定支持,这让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的刘光祖等4人分外有成就感。他们做的这个课题,就是为2017年“我为改革献一策”活动提交的“北京市住房保障体系对青年人才的支持机制研究”,为2018年7月北京市《关于优化住房支持政策服务保障人才发展的意见》的出台打下扎实的研究基础。
立足本职工作历时3个月展开研究
刘光祖2014年进入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工作,负责规划编制、政策研究、重要稿件起草、课题研究、文件合规性审查等内容,目前为主任科员。法律专业出身的他平时对法律政策和相关文件就很关注,区人才公租房备案和做课题也都是工作内容,打下了良好基础,加上他对社会热点感兴趣,形成了自己的思考体系。
得知团市委等单位举办“我为改革献一策”活动后,在单位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市住保办抽调了发展规划处、审核分配处、团支部的4名同志组成课题组,对青年人才住房课题展开深入研究。
从2017年8月开始,他们结合工作展开立项、调研、分析、撰写,走访了本市中关村、科学城等青年人才集中的有代表性的园区,并在市人才办的安排下与青年人才座谈,获得了青年创业人才、公租房等方面的具体案例,最终于当年11月上旬完成研究。
确定基调“把握民生与发展的辨证法”
9月底,聊起此次课题,虽然刚刚结束一天的紧张工作,但刘光祖的思路依然非常清晰。他说作为政策的起草者,要进行系统化思考,努力做到全面客观准确科学。 刘光祖回忆,为课题调研中关村创客小镇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记得当时走进一家医疗卫生领域的创业公司,看到那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区配套用房中既有办公格子间、讨论间,又有会议室,家具收起就能办公,拉开就能当床,实现了一房多用,为十来人创业团队解决了工作场地和居住的难题。“青年员工刚毕业,收入不算高,如果自己租房,只能租距离较远的地方,而且费用不便宜。创客小镇的模式满足了青年职工的需求,解决了职住平衡问题,对缓解交通拥堵的‘大城市病’问题也有利,还促进了当地农村产业升级,扶持了中小型创业企业,是一个‘一箭多雕’的好范例。”他感慨。
在研究中,课题组也遇到了一些磕绊,比如政策基调的问题。住房保障工作是只关注低收入群体还是扩大到无房青年人才?人才住房支持是否只由住房保障部门提供保障房?对人才能否使用保障一词?很多问题没有确定答案,他们下笔时也有疑惑。
后来,领导结合新时期新形势,对住房保障工作创新性提出生存型保障和发展型保障并举的理念,一下开拓了课题组的研究写作思路。大家又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在发展中改善民生”的论述以及辅导读本的分析解读,深受启发,找到了工作的方法论指导,想明白了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发展要靠所有劳动者的辛勤付出,也需要人才的创新性创造性劳动。做好低收入者和人才的住房保障工作,要把握民生与发展的辨证法,对无房人才提供支持既能改善民生,又能促进发展,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努力不断做大“蛋糕”,又要把“蛋糕”分好。基调一定,再落笔时就顺理成章了。
课题报告共分为五部分,总字数达到20500字。结合国内外人才住房保障经验,根据北京市实际情况,课题组从多方面为青年人才住房问题献策,提出了面向符合条件的人才定向配租,在青年人才聚集区域筹集青年公寓;在“三城一区”等重点功能区及周边建设筹集共有产权住房;对不同层次的人才可由政府和用人单位发放货币补贴;在坚持公租房小户型为主的同时可结合供应对象实际适当放宽,梯度满足各类人群租住需求等建议,促进职住平衡、产城融合。
课题报告助推今年市级政策出台
令课题组成员最有成就感的,是报告还投入了实际应用,直接服务于今年7月发布的北京市人才住房保障支持政策。这超出了他们最初只想提出建议的心理预期,给予了他们很大的信心。
刘光祖告诉记者,课题报告与今年的市级政策在整体框架理念上是一致的,很多建议也呈现出政策的雏形,比如“租购并举、以租为主”的供应体系,“以区为主、全市统筹”的工作机制,市里统筹区里、园区制定细则分层落实等。像原先全市没有对人才住房保障的统一详细规范,先行先试的区、园区保障做法都不尽相同,本次课题从市级层面完成顶层设计提出建议;之前没有政策专门规定过人才住房补贴,课题提出予以租房补贴支持等。政策出台后,对没有相关政策的区提供了统一指导,并要求区里制定住房保障的落地政策措施,不仅成为实施者,还要成为本区人才住房工作的主导者。
刘光祖表示,“我为改革献一策”的活动给青年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而且这个活动不是结束完就算,而是理论应用于实际,去促进全市的工作,课题得以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所以做起来很有成就感。以后再有合适的社会公共事务活动,他还会积极参与。而且他会继续关注青年人才住房政策落实方面,跟踪区里落实情况,并了解基层反馈意见,以检验政策的实施效果,形成起草、论证、发布、落实、反馈、完善的政策“闭环”。
□本报记者 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