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赵思远)10月16日,首钢京唐公司在曹妃甸举办职工创新工作室“创新与实践”观摩交流会,并邀请北京市总工会、宝武集团、北汽集团、首钢集团等单位的领导、嘉宾参加了会议。
当日,与会者来到首钢京唐公司,观看了指挥中心沙盘、产品展室,参观了四个职工创新工作室、一线职工小家以及职工创新工作室成果展,观看了首钢京唐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专题片。随后,召开了由企业干部、职工、创新工作室代表参加的交流会。
交流会上,首钢京唐公司就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日常建设、活动开展、创新成果与体会、推进状况等进行了典型发言。在听取发言后,赵郁、卫建平两名北京大工匠对首钢京唐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表示了高度认可,充分肯定了其为职工提供创新展示平台的巨大作用。随后,全国示范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孔利明进行了创新主题报告。
据介绍,近年来,首钢京唐公司共创建了52个职工创新工作室,骨干成员达到850余人,累计完成攻关课题1650项,取得科研成果268项,获得专利授权325项,创最佳操作法124个,解决现场难题3420个,创造经济效益1.35亿元。其中,6个荣获北京市级荣誉称号,8个获得首钢集团命名表彰。在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过程中,京唐公司探索活动规律、引导活动方式,创造性地实施“六有标准和六个特色活动”的“6+6”工作模式,已经在首钢集团进行了推广。
首钢集团工会主席梁宗平表示,要把职工创新工作室纳入到企业发展的规划当中,纳入到精细化系统化的管理之中,使职工创新工作室为发挥职工聪明才智搭建舞台,为企业发展蓄能助力。首钢集团各级工会更要大力开展职工创新工作室、合理化建议、最佳操作法、劳动竞赛、技术比武、技能培训,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大力选树先进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动员职工群众立足岗位创新创优创业。
北京市工业国防工会主席周玉忠对首钢京唐公司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情况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创新工作室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和技能人才优势,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小发明小创造等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先进操作法总结、命名和推广;同时要引导创新工作室相互交流,并与科研机构、技术院校之间展开技术合作,促进技术创新成果广泛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创新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