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早起再也看不到快递员蹲胡同里分拣快递了,行人和车辆也不用跟快递车抢道儿了!”经过一个多月改造,东城区建国门街道贡院东街1000余平方米的拆迁滞留地“变身”成为全市首个“快递之家”,来自辖区中通、圆通、韵达、德邦和优速等五家快递企业的七个快递点“搬家”至此,统一办公、集中分拣,既满足了居民实际需求,又优化了营商环境,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探索出了新路径。
胡同内分拣快递
既扰民又存在隐患
今年5月,来自赵家楼社区的高女士拨打12345热线电话,反映大羊宜宾胡同31号院1号楼底商圆通快递扰民问题。高女士表示,小区本来停车就难,现在几乎整条胡同停满快递车,从5点就开始装卸快递,对居民生活影响很大,希望能尽快取缔快递点。据建国门街道为民服务分中心负责人表示,这份热线举报只是最近几个月分中心接到的5件类似举报中的一次,热线中居民无一例外地都提到快递分拣占用道路,导致居民出行不便和扰民的问题。
据大雅宝社区工作者郑旭介绍,快递三轮车数量多,充电需要很大的空间。于是快递员将电池取出来全部放在一个房间充电。此前接到居民举报,社区与街道相关部门对北总布胡同内快递租用房屋进行了消防安全检查。郑旭回忆:“当时我们一进屋,地上全是正在充电的电池和充电器,十分危险。街道将大批充电器当场收缴,暂时缓解了消防安全隐患,但是扰民问题并未彻底解决。”
据了解,此前在建国门地区,快递三轮车占道停放不只在大羊宜宾和北总布胡同,还包括东总布胡同、宝珠子胡同等。
街道来“搭台”
建立快递集中分拣点
建国门街道一直非常关注快递分拣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关部门多次调研商讨解决方案。7月以来,街道调动多方资源探索解决途径,最终争取到了贡院东街拆迁地管理单位中国社科院的大力支持。
双方商定由管理单位物业公司提供并整修位于贡院东街的拆迁滞留地,租给五家快递公司的七个快递分拣点统一使用。不仅解决了快递公司缺乏场地的问题,也让长期闲置的1000多平方米的拆迁滞留地“变废为宝”。
“二环里地方多难找啊,这里条件相当不错!不用跟居民‘抢地盘儿’了,还给我们建了车棚,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雨了,感谢街道给快递分拣创造便利环境!”中通快递负责人都克磊说。
自9月4日集中分拣点正式运行起,中通快递在建国门地区的26辆快递车都搬到了“快递之家”,并安装了30个隔离防火充电柜。都克磊介绍,现在他们还增设了快递传送带和分拣筐,可以更规范、更高效地开展经营。
提升管理完善制度
做好快递之家守夜人
建国门街道城市综合管理科副科长张晶表示,这块拆迁滞留地面积足够大,街道在前期整治中已围起高墙,能有效阻止噪音的传播,而且便于安全管理。
经与各家快递公司区域管理部门沟通,北总布胡同9号、13号、向春胡同5号、朝阳门南小街22号楼、宝珠子胡同6号楼对面、朝阳门南小街16号楼南门、大雅宝胡同59号等七个快递分拣点统一搬至集中分拣点。
据张晶介绍,“快递之家”规定快递员的工作时间为早6点到晚8点。“街道整修了集中分拣点的外立面,为每家快递公司设置安装了点位分割线、顶棚和充电柜等设施,物业管理方还在外墙西侧设置一道金属推拉门方便车辆进出。分拣点派驻两名保安24小时轮流值班看管,做到安全、应急、防火制度上墙,并配备了40个灭火器。下一步,街道将安排安全消防专业人员为快递员培训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张晶说,街道还清走了非法停放在快递集中分拣点外围的僵尸车辆,并为集中分拣点张贴墙面标识、安装监控探头和门口凸面镜,完善各类管理制度。未来还将探索成立快递自管会,促进商户自治自管。
□本报记者 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