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买月饼 您还得多长点心
丰台工商“四个推动” 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8年9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买月饼 您还得多长点心
中秋将至,商超里已经是一片浓郁的节日氛围,摆在明显位置的月饼,更是收到了无以计数的注目礼。可面对琳琅满目的品种、花里胡哨的包装,如何选购质优又适合的月饼,消费者还得多留点心。
 

看标签:9大项目一个都不能少

卖东西都喜欢做营销宣传,就拿月饼来说,有的就宣称出自纯正老字号,有的就号称有养生功效。再加上或淡雅高端,或雍容华贵的包装,总会让消费者觉得:每种月饼都很好。可无论宣传得再怎么花哨,看看它们的标签,就一目了然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要求,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9大项目,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所以,市面上销售的月饼,标签都应包含这些信息。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发布月饼消费提示:不要购买或食用无标签或标签信息不全、内容不清晰,掩盖、补印或篡改标示的产品。

按照国家标准要求,食品中使用的所有食品添加剂都必须在配料表中注明,并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的加入量,依从高到低顺序逐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不按照递减顺序排列。

此外,配料中若含有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的食品及其制品,如含有麸质的谷物及其制品、花生及其制品等,厂家可以(不是必须)在配料表中使用易辨识的名称,或在配料表邻近位置加以提示。所以,敏感人群在挑选或食用月饼时,一定要注意查阅配料表。

验正身:一看二捏三闻四品

月饼是以小麦粉等谷物粉或植物粉、油、糖(或不加糖)等为主要原料制成饼皮,包裹果料、肉、水产、蛋制品等各种馅料,经加工而成。选购月饼,可以先看看外形和色泽,捏捏饼皮,闻闻气味,最后再品尝下滋味。

首先,月饼的外形应当完整、丰满,表面不可凸鼓,边角分明,底部平整,不凹底,不收缩,不露馅,无明显焦斑,不破裂。色泽均匀,有光泽。其次,月饼的组织应当是饼皮厚薄均匀,饼皮比例适当,馅料饱满,软硬适中,不缩皮,不空膛,不粘。同时,外表和内部均无肉眼可见杂质。第三,质量新鲜的月饼,能散发一种月饼特有的扑鼻香味,由于原料不同,皮馅香味各异。劣质月饼皮粗馅硬,咬之可见白色牙印,发霉变质,有异味。

一般广式月饼是薄皮大馅、口味纯正、口感绵软爽口。馅芯以莲蓉、椰蓉、蛋黄、水果和各种肉馅为主,甜咸适度。京式月饼的皮馅制作精细繁杂。月饼皮有油皮、油酥皮、澄浆皮和京广皮四大类;馅芯又分为炼馅、炒馅、擦馅三个类别,馅芯内含果料较多,切开后可看到桃仁、瓜仁、麻仁、桂花、青红丝及各种果料,自来红月饼还含有冰糖,吃起来松酥利口、绵软细腻。质量低劣的月饼不仅皮馅坚韧没有酥松感,往往还会有一种苦涩味。

需警惕:“无糖”月饼?根本就不存在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日渐增多,“无糖”食品应运而生,“无糖”月饼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吃这种月饼既可以让糖尿病患者解馋,又不至于增添糖尿病人的负担,加重病情,可谓一举两得。可是“无糖”月饼真的无糖吗?

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食品声称“无糖”,须满足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部分宣称“无糖”的月饼其实只是无蔗糖,往往会将麦芽糖醇和木糖醇等甜味剂作为蔗糖的替代品,以改善月饼的口感。

其实,一块月饼中除了有糖分,还有油、面粉以及豆沙等其它原料,这些成分,经人体消化吸收还是会转化成葡萄糖,一旦过量食用仍然会使血糖升高。只是相对于传统的月饼,“无糖月饼”热量相对低一些,而真正意义上的“无糖月饼”并不存在。

此外,为了保持口感,人们在加工月饼馅时往往会使用猪油或植物奶油,它们都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或反式脂肪酸,本身就属于油腻、热量高的食品。对于这类食物,不仅糖尿病患者要谨慎食用,普通消费者也不能多吃。不仅不能把月饼当做早餐吃,而且应该尽量在其他餐次中保持清淡、低能量饮食,最好再加强一下运动。

□本报记者 陈曦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