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边磊)9月14日,北京市东城区民间手工艺师徒传承教育工坊暨作品展示系列活动在中国美术馆艺术教育空间开幕。
本次活动将教育工坊和作品展示有机结合,摒弃“大而全”的“万花筒”式展览方式,整体定位“小而精”,精心选取了风筝、剪纸、兔儿爷、绒花、内画鼻烟壶、毛猴等东城最具代表性的12类传统手工技艺,以“师徒展”的形式表现民间手工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开幕式现场有每类技艺的传承人进行讲解,让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能够深度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制作技艺。
展区内,剪纸、风筝、兔儿爷等极具生活气息的民间工艺汇聚;在一旁的“教育工坊区”也热闹异常,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毛猴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肖静正带领中小学生学习制作毛猴。
本报记者 于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