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从东城区了解到,经过近4个月的整治,王府井地区周边目前已经全部实现15条道路和胡同不停车,打造出全市第一个“不停车街区”,彻底终结了王府井地区周边胡同停车难、停车乱的历史。
下一步,王府井地区周边还将实现电力架空线和通信架空线全部入地,打造全市第一个“无架空线街区”,为实现王府井步行街南延北扩、全面提升王府井地区环境品质奠定坚实基础。
与9家商户签订共享协议
提供共享停车位630个
据了解,王府井地区此次整治的区域面积1.65平方千米,停车综合治理涉及王府井周边的王府井、韶九、甘雨3个社区,居民2452户、7040人。在王府井实现周边地区7条胡同不停车的基础上,从今年4月起,东城区开始对王府井周边剩余的柏树、甘雨、西堂子、锡拉、韶九、北官场、煤渣、东单三条8条胡同进行停车综合治理。
摸排统计数据显示,未实现不停车的8条胡同中,居民登记机动车578辆;胡同中可有序停放机动车398辆,但仍存在一定的停车缺口。为破解王府井地区周边停车难、停车乱难题,东城区委、区政府成立王府井地区停车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深入涉及的3个社区,聘请北京建筑大学团队对居民车辆停放意愿进行摸底调查、制定落地实施方案,发放意愿调查问卷500份,组织304名居民参与座谈讨论,对157名居民进行沿街随机访谈。
与此同时,对周边22家商业配套停车场使用状况和8条胡同停车状况调查,逐一梳理各停车场使用率、闲置率,并与就近社区居民精准对接,建立数据库。王府井建管办深入挖掘共享停车资源,邀请重点商户多次召开座谈会,动员商户为周边居民提供共享停车位,共与5家商户签订共享协议,提供共享停车位350个。属地东华门街道办事处则与4家商户签订共享协议,提供共享停车位280个。
停车入地制定菜单式方案
为平衡停车收费价格,东城区聘请北京市百瑞律师事务所律师团队,研究制定了政府与商户签订的《王府井地区停车位共享合作协议》,商户与居民签订的《居民停车服务协议》,并积极参与商户、居民工作协调会,提供法律咨询。在综合考量停车资源数量、距离、时间、价格等要素,确定了停车入地菜单式方案供居民选择。与此同时,通过宣传引导和答疑解惑,增强居民“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的意识。
不仅如此,东华门街道还组织社区成立由社区居民、社区干部、小巷管家、街巷长和平房区物业公司保安组成的“美丽胡同自管会”,制定了《美丽胡同公约》,建立了胡同停车自治微信群,实现了胡同全天候巡查、劝导、管控机制,营造共治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多片区推广停车治理经验
据了解,王府井地区周边也即将实现电力架空线和通信架空线全部入地,打造全市第一个“无架空线街区”。下一步,王府井街区还将建设新的停车诱导系统,实现智慧停车,畅通微循环,进一步优化交通环境。
借鉴王府井停车综合治理模式,东城区计划在国子监、南锣鼓巷、东四等片区开展停车综合治理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停车治理“东城经验”。
□本报记者 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