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迎春花下的情书
名人尊师
■征稿启事
住房变奏曲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8年9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住房变奏曲

 

儿时,老家住房是清一色的“灰色”风景。低矮破烂的草屋,委顿而羞怯地躲藏在高高大大、蓊蓊郁郁的绿树丛中。屋上地上难见一砖一瓦。处处泥泞路,全靠“11路”(一双腿脚)出行。印象中,父母一直不停地为住房操心。年年修房房还漏,岁岁泥墙墙还倒。那三间低矮的土墙草顶的破房,宛若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随时可能倒下!可屋顶上的一群麻雀倒是自在,叽叽喳喳、幸福快乐地在那扎营玩耍;蜂儿更不悯土墙的破烂,嗡嗡地吟唱着在那精雕细琢,钻出一个个甜蜜的小孔。一到刮风下雨天,父母便提心吊胆、彻夜不眠。屋漏要接水,墙倒要树顶。

青年时,老家住房是清一色的“红色”风景。不高不矮的红砖红瓦房,像一条条“火龙”依偎于乡间河岸。此时,我家住房跟人家一样“走红”:红砖红瓦房。母亲噙着泪花,高兴地说,她嫁我父亲几十年来,第一次住上不漏雨的大瓦房。还是改革开放好啊!此时,两位兄长已先后自高校毕业,吃起了“公家饭”,小妹也升学离家。母亲望着清清爽爽的房子,不无感叹:现在房子又大又好,却没人住了。邻居对母亲说,孩子们都大了,有出息才会离开家的,他们到城里会住上更好的房子呀!

成家后,在城里工作,住上了公房。虽不大,但温暖。兄妹们都有了自己的套间房。此时,母亲却早逝,父亲守着老屋。逢年过节回趟老家,发现家乡住房一变再变。青砖青瓦房取代了红砖红瓦房,前三间、后三间,中间连着偌大的院墙天井,已属平常。有几家悄然无声地住上了小洋楼!再后来,连我们家的老邻居“帮大爷”家,过去与我家一样穷得叮当响,住的只是一间土墙草盖的“丁头屋”,现在也住上了青砖青瓦的大楼房。

如今,我已过知天命年。几年前,看人家都住上套间房,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一咬牙,贷了款,购买了近200平方米的顶层套间房,做起了幸福的“老房奴”。我的兄妹们亦都有了双套房与小车,逢上节假日,开上小车,四处旅游,风光无比。大家的小日子滋润着呢!而在我的家乡,再也寻不见草屋与土路。到处都是四通八达的柏油马路,白白亮亮的水泥路。一排排新颖独特的独门独院,一座座优雅别致的洋楼,一幢幢流光溢彩的别墅,在大自然绿色的风景中傲然矗立,俨然一幅幅诗情画意的乡村美景!

每次我们回老家,乡亲们都说,现在的日子跟以前不能比呀,简直一个天一个地!其实,现在农村人跟城里人差不多,甚至比城里人还舒服、方便。空气好,没污染,有新鲜绿色的蔬菜吃。还有,好多人家城里、乡下都有住房的……互联网智能手机也进入寻常百姓之家,千里之外,天南海北,亲人欲见,视频一开,颇为惬意,简直就是神仙日子。

乡村住房变奏曲,从“灰色”——“红色”——“青色”——“彩色”,无不昭示着改革开放40年来,祖国日新月异的的变化,我们的家园越来越富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精彩!

□戚思翠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