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社会纪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金秋9月,把爱献给困难单亲妈妈”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18年9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秋9月,把爱献给困难单亲妈妈”
——市温暖基金会单亲母亲助学基金侧记
 

金秋9月,又到了孩子们入学的时期,市温暖基金会的单亲母亲助学基金,曾在这个金秋9月,给了多少单亲妈妈最暖的慰藉!据了解,温暖基金会的单亲母亲助学基金成立于2010年,一支由京汉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捐赠资金700万 ,设立“京汉单亲母亲爱心基金”,另一支,由北京中和珍贝科技有限公司捐赠资金1000万元,设立“淦清助学专项基金”,均用于困难单亲职工子女助学。截至目前,两支基金共计救助单亲职工子女助学3536人次,发放救助金803.53万元。这里面有哪些感人的助学故事?本报记者为您进行探访报道。

给残疾困难单亲妈妈送去关怀

“温暖基金会的单亲母亲助学基金让我和儿子感受到了深深的温暖!真是太感谢了!”辛苗感慨地对记者说。

今年45岁的辛苗家住石景山,如今是一名残联工作人员,讲到她自己的故事,辛苗不自觉眼圈红了。

在9岁的时候,在上学途中,辛苗意外地被汽车撞了,导致左腿残疾,一次小小意外,成为辛苗一生的痛,辛苗学习成绩很好,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小学教师。

1996年,她嫁给了一个身体健康的工人,起初两人的感情还是不错的,然而好景不长,很快,丈夫在外面有了人,不常回家,等2001年两人正式离婚的时候,儿子才一岁多。而辛苗,也承担起了独自抚养孩子的重担。

离异后,辛苗带着儿子住到了父母的房子,一边带孩子,一边上班,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前夫很快再婚,开始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不给抚养费。

“18年时间里,前夫也就断断续续给过一年抚养费,后来就再不给了,也不看孩子。”说到这里,辛苗的眼圈又一次红了。

而在8年前,辛苗的母亲得了白血病,最终医治无效而去世,这对辛苗来说,是命运给她又一重打击。

“我有的时候老觉得自己的命挺苦的。”辛苗后来开过美容院,再后来成为残联一名工作人员。

“孩子很懂事,有的时候我上班回来太累,他就会给我做饭。”说到儿子,辛苗凝重的脸上有了笑意。

2014年,住进申请的廉租房,辛苗感觉日子越来越好了,“虽然儿子在青春期,逆反心理特别重,单亲的家庭环境,还有吃低保的情况,让青春期敏感的他总觉得低同学们一头,有时候会情绪用事,但我不怨孩子,他还小,就是尽力开导他。”

2016年,儿子考上了职业技校,学计算机动漫,这让辛苗既开心又忧愁,开心的是,儿子终于要读大学了,忧愁的是,学费和生活费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她的收入本来就少,维持一个家庭总是紧巴巴的。

很快她所在的单位为她申请了市温暖基金会的单亲妈妈助学基金,在2017年,辛苗领到了4000元助学基金。

“有工会的关爱,我觉得生活特别有动力!”辛苗充满感激。

如今辛苗在工作中主要为有精神和智力残疾的人员服务,“回想以前的日子真是太难太难,还好有工会和社会各界的关爱,生活越来越好;在工作中,我尽心尽力为残疾人服务,给他们的日子带去一丝轻松和抚慰,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别人给予了我们爱,虽然我们能力有限,但也希望尽力回馈社会!”辛苗激动地说。

给丧偶环卫女工子女送上助学金

“工会的助学基金解了家里的燃眉之急,我们一家人都很感激!”今年50岁的白英感激地对记者说。

白英以前是一名环卫工人,今年刚退休,马上她又应聘成为一名公共文明引导员。

“这么多年,这么难,终于熬过来了。”白英叹息地说。年轻的时候,白英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们夫妻俩虽然收入都不高,但是一家人其乐融融,这一切在2000年被打破。

一天夜里,丈夫睡觉感觉十分憋闷,难受得不行,于是白英送丈夫去了医院,一检查,脑血栓、高血压……从此后,丈夫开始了漫长的看病吃药,而有着一双儿女的白英,既要照顾丈夫,又要养育孩子,艰辛程度可见一斑。

“那几年可真苦,又要愁医药费,又不能见死不救,又有孩子要养,我心上仿佛压着大石头,喘不过来气,我也偷偷哭过很多回,那又咋办,日子还是要过。只能坚持。”说到这里,白英哽咽了。

不管多么努力治疗,白英最终没有挽留住丈夫,2008年,丈夫因病去世,这个时候女儿12岁,儿子6岁,全家的重担都压到了白英单薄的肩头。

“虽然日子紧巴巴的,很苦,但是孩子们都非常懂事,他们学习很努力,我很欣慰。”白英激动地说。

后来女儿上了大学,一家人的日子更紧张了,再后来白英所在单位为她申请了市温暖基金会的单亲妈妈助学基金,最终拿到了4000元助学金。

“有了这笔钱,孩子上学也不那么紧张了。”

在白英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都给了她很多关爱,她老是教导孩子们要有感恩之心。

“经历过心酸的人知道受苦人的不易啊,我对他们说,别人帮过咱,你们以后有能力了,也要去帮助别人啊。”白英由衷地说。

白英的女儿如今大学毕业,成为一名财务工作者,多年的心酸艰苦终于要成为过去式了。

如今白英是一名公共文明引导员,每天依然奔波忙碌,“现在终于苦尽甘来。以前都是别人帮助我们,如今能够做文明引导员,为社会贡献一份力,我觉得特别自豪!”

受助孩子期望成才回馈社会

“从2011年3月离异至今,我已经当了7年的单亲妈妈了,这是一个多么艰辛的角色,只有体验过的人才感受深刻。在种种艰难下,市温暖基金会的单亲妈妈助学基金,尤其让我们感觉温暖。”梅玲感慨地对记者说。

今年50岁的梅玲家住石景山区,她是一家工贸公司的普通员工,每月的工资也就2300元,7年前,她和丈夫感情不和而离婚,开始独自带女儿。除了养女儿,她还有80多岁的老母亲要照顾,这一切重担全压在梅玲身上。

“我工资不高,照顾孩子,照顾老人,都要一个人承担,要说不沉重、不心酸那是不可能的,曾经有很多个晚上,想起状况的糟糕,我都暗自流泪,但是命运给了你这样的结果,你除了承担还有别的法子吗。”梅玲哽咽地说。

日子虽然清苦,但是女儿很争气,后来考入北京教育学院,然而梅玲最头疼的便是学费问题了,就在这个时候,梅玲所在单位工会替她申请了市温暖基金会的单亲妈妈助学基金。

“后来我们收到了4000元助学金,这对我的家庭来说,绝对是雪中送炭!我和孩子都说不出的感激!”梅玲激动地说。

女儿今年已经毕业,并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多年的苦日子梅玲终于熬出了头,“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想想,虽然辛苦半生,但是有争气的女儿,作为妈妈,这是最欣慰、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了。我常常对孩子说,要怀有感恩之心,并把工会给我们家庭的爱,传递给社会上更多需要爱的个人或者家庭,孩子也十分认同,毕竟在给予爱的同时精神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抚慰和洗礼!”梅玲感触颇深地对记者说。

(文中人物全为化名)

□本报记者 余翠平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