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谨防“任务合同”成侵害职工权益道具
对儿童近视治疗市场亟待予以规范
“限塑”成本 该怎么算?
清理“奇葩”证明
别让“制造”网红 毁了网络直播
对于儿童用品质量,要认真把关
“视频简历” 要真实展现自己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9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限塑”成本 该怎么算?

 

“限塑令”推行多年,至今仍面临阻力,起初稍有收敛的商家眼见执行力度不足,也纷纷“重操旧业”。与此同时,随着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的迅猛发展,塑料包装、餐盒等的使用量飙升,更给白色垃圾治理之路带来了新的困扰。

塑料袋的风行,在于它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塑料袋的被限,在于它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破解这个矛盾,一方面需要合适的相关替代品,另一方面需要完善的监管、回收。如果二者都不能满足,“限塑令”便成了一纸空文。

“限塑”果然很难吗?有人这样算了一笔账:生产方面,不合格塑料袋成本仅需几分钱,可降解塑料袋成本是前者的2至3倍,无纺布袋等替代品成本更是原来的数十倍,商家和消费者都难以接受。监管方面,市场摊主、街边小店、流动商贩玩“猫捉老鼠”,令监管者疲于奔命;不合格塑料袋的生产厂家或批发商隐蔽性较强,管理部门查处困难,检测、运输、销毁又都需要开支,而且“比塑料袋的成本高出许多”。

上述说法虽是实情,但问题在于,这笔账应该怎么算?

任何执法行动都需要成本,“限塑”成本并不一定比其他执法行动更高。不合格塑料袋的生产厂家或批发商再隐蔽,也不见得比其他经济案件更难追查吧?大小商家的经营活动都在市场管理部门的“监控”之下,连街头流动小贩都逃不过城管,查没塑料袋还算难题吗?可见“限塑”的关键不在成本,而在是不是把它当作大事、当作“硬”任务来办。

“限塑”关系到环境保护,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惜成本都不为过。至于替代品价格,当全社会都没有了“廉价”塑料袋时,人们除了自备,必然会接受,而且会逐步形成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和社会风气。

□一刀(资深媒体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