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为一线员工做事,为企业服务,我觉得自己的履职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社团组织是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企业和员工之间的纽带。我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个平台打造好,打造强。”林长军是市安监局职卫综合处主任科员,兼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防控联合会(简称“职防联”)秘书长。
2016年林长军初到职防联时,只有两名工作人员,工作正在起步。在他的带领下,如今13个人的团队正给予北京市职业病防治有力的支撑。由于工作受到肯定,林长军先后被评为市安监局先进个人、首都学习之星候选人、市安全生产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职防联也被评为局社团工作先进集体。
用故事打动人心
培育职业健康宣讲员
“我刚刚29岁啊,我还有好多梦想都没有实现!我想好好孝顺您,我想有个自己的孩子,听她管我叫妈妈,管你叫外婆……”医院的走廊里回荡着母女俩抱头痛哭的呜咽声……
这是朝阳区建外街道安全检查队副队长刘静在做职业健康宣讲时描述的一个画面。刘静的远房表妹小周,在一家电子厂组装车间工作,车间存在苯、铅、甲醛等有害物质,而电子厂没有给工人佩戴任何防护用品。进厂的第四年,她得了职业性白血病。
“做职业病防治工作特别有意义,是积德的事情,是充满正能量的事情,我愿意参与其中。”对于职业健康宣讲工作,刘静这样说道。
2017年开始,林长军组建了包括刘静在内的职业健康宣讲员队伍,在全市的专职安全员中培养了80名宣讲员,选取了其中最优秀的25名,在全市巡回宣讲了200余场。
“希望通过宣讲大家身边的真人真事,提高企业主、一线员工防范职业病的意识。”林长军告诉记者,工作中他发现很多劳动者对个体防护不重视,然而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案例,清楚地揭示出职业病防范的必要性。
尘肺病、噪声聋,这些最常见的职业病,都是不可逆转,无法治愈的。曾经的宣讲都停留在法律法规上,林长军意识到必须创新形式,用讲故事的方式,用真实感人的内容吸引观众。
在培养宣讲员的过程中,林长军不仅邀请了专家为大家授课,分组练习,还一篇篇地帮大家修改宣讲稿。“我要求首先内容要真实发生,讲起来才会有感情,很多人宣讲的时候自己就先激动起来,观众也会感受到这种氛围,下面经常有听哭的。”
以前开培训会,很多人在下边看手机,可这支职业健康宣讲员队伍所到之处,观众都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宣讲过后,林长军还会配套宣讲个体防护的具体方法,观众非常容易接受。“大家感受到,做防护可能一时不太适应,难受点,但总比失去幸福、失去生命强。”林长军说。
今年,林长军继续培养宣讲员,他对准一线劳动者,目前已培养了10位企业内的员工,加入到职业健康宣讲员队伍。
勇碰矛盾挑重担
创职业病纠纷调解中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职业病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职业病诊断、鉴定等涉及因素多、处理难度大。为了理顺这一关系,林长军多次到各区安全监管局、基层法院、企业等单位开展调研。
“通过走访、问询、阅读资料,我了解到政府监管部门投入精力越来越多,用人单位面对纠纷更是不知所措、盲目应对,劳动者为维护合法权益到处奔走,司法部门面对这种专业性强、涉及因素多的复杂案件更是担忧裁判的公平公正性。”林长军说,作为社团组织,希望能够帮政府分忧,为企业减负,为劳动者打开一个绿色通道。
为达成这个目标,林长军积极组织职业病防治领域的专家、司法界的学者、律师、法官等相关人士探讨成立职业病纠纷调解中心的必要性。此外,他还走访北京多元调解发展促进会寻求调解工作的合作支持。
经过不懈努力,成立调解中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市安监局领导的高度认可,并批准在职防联工作框架下成立调解中心。然而,却因为这项工作的难度大,很多身边的好友及同事都劝他不要轻易踏入这潭浑水。
林长军没有被所谓的麻烦、烦恼吓倒,他带领职防联团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职防联职业病防治平台与调促会诉调对接平台的有机融合,建立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调解员队伍、从事过职业病裁判的退休高级法官调解员队伍、从事过职业病诉讼的律师调解员队伍。此外,他还制定了调解中心的调解流程、调解规则、调解员行为守则以及选聘制度。
去年3月,全国首家职业病纠纷调解中心正式上线,林长军的办公室电话成了咨询热线,每周都会有劳动者找到他,讲述自己的经历,寻求帮助和建议。各区安监局在调解中遇到难题了,也会找到他寻求支援。
目前,调解中心正式接手的4起案件,都是或因年代久远、或因不好取证、工艺改变次数多等问题,成为了多年的难解之题,林长军正带领队伍持续进行调解中。
增加服务内容
纳入有限空间作业防护
上个月,北京市职业病防治联合会正式进行了名称变更,更名为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防控联合会,在社团现有职业病防治职能的基础上增加有限空间作业风险防控及应急管理的内容。
“我觉得这块工作比较急需,可能和我性格有关系,喜欢干一些开创性的工作,别人没有积累的,探索性的工作。”说起变更的缘由,林长军告诉记者,随着北京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加快,作为维系城市正常运转的“生命线”,供水、排水、供电、供热、供气等地下管网在城市的运转中承担着重要的功能。发生在城市维护、保养和改造作业过程中的事故逐年增多,给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限空间作业是职业危害事故频发的高危行业,是各级安全风险防控的重要领域。作为市安监局下属的社团组织,林长军觉得有必要从行业自律的角度出发,为企业提供服务,引领企业安全发展。
更名后的一个月时间,林长军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并对未来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规划。“有限空间作业承发包现象较为普遍,部分行业部门,特别是大部分物业及宾馆饭店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给相关企业。”林长军计划加大对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作业单位进行公示和宣传,使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使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业务萎缩”或退出市场。运用市场手段,倒逼有限空间作业单位加大硬件和软件投入,提升安全生产条件。
此外,他还计划建立有限空间作业专家库,开展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咨询;建立事故通报机制,将全国和全市有限空间事故情况以微信、短信、简报等形式及时通报给相关单位;建立定期培训体系,切实提高作业安全防护技能;培养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宣讲员,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宣讲,普及有限空间知识……
不惧硬骨头难啃
监管放射性职业病危害
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看不见,摸不着,一旦防护不周,就可能造成放射性事故和职业人群的辐射损伤危害。
调研中,林长军看到宠物医院在给动物照X光时,全程需要护士用手扶着不安稳的小动物,不仅被忽视的手臂暴露在X光下,就连没有任何防护设备的下腹部也都被照射了。
于是,林长军带领团队主动与放射领域相关单位与专家沟通,有效整合优势资源,通过筛选,选聘了业内20余位资深放射授课专家组成专家库。此外,结合非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受众编制了不同内容的三套培训教材。
如今,职防联组织的非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培训已是小有名气,既有自己独家的授课专家,又有专业的培训教材,培训已逐步走向了“专业化、制度化”轨道,截至目前已培训1500余人。
【对话林长军】
记者:职业健康宣传工作非常重要,您是如何做的?
林长军:的确,必须要抓住舆论宣传这个舞台。为了进一步扎实本市职业卫生宣传阵地建设,我一方面抓住微信平台这个微传媒的“大世界”,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目前,职防联公众号已推送信息411期,关注粉丝5500余人,比接手时微粉增长3300余人。
另一方面,我抓住文化活动组织的“大文章”,善于借势造势。2016年,成功筹办了以“首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发展与挑战”为主题的第十届安全文化论坛职业健康分论坛,得到与会领导、参会人员及媒体的认同,职防联的声誉不断扩大。
记者:在关爱那些已经患上职业病的人群方面,您做了哪些工作?
林长军:申报了2015年福彩金项目“职业病患者关爱工程”,在全国首次将职业病患者这类长期未引起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带入公众视野。
我们还打造“职业病患者关爱工程”,先后对103名尘肺病患者,进行了13378人次的相关治疗,发放了3000份宣传材料。多次组织义诊咨询、宣讲活动以及大型培训会,总受益人数近5000余人。
这个项目承办的深远意义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其样板复制效应,通过项目实施探索出了社会组织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新路子,赢得了北京市民政局福彩金项目专家组的一致认可。
□本报记者 刘欣欣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