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大高危人群
宝宝光脚走路 大有益处
丰台工商与丰台区人民法院联合开展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品牌保护”主题活动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8年8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5
大高危人群
须防慢性胃炎
 

胃炎是发生在胃粘膜的炎症,持续或复发的胃炎被称为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可持续数年甚至一生。多种不同的疾病或致病因素都会导致或促成慢性胃炎的发展。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研究生朱晓梅介绍,通常可以通过药物和改变生活方式来改善轻度胃炎。然而,对于一些患有严重慢性胃炎的人来说,可能并不能完全治愈,治疗的重点将放在缓解症状上。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炎最常见致病原因

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轻度胃炎患者可能不会有任何症状。但是,大多数慢性胃炎患者会出现以下多种症状,包括:消化不良、胃里有灼烧或啃咬的感觉、吃了少量食物后感觉饱胀、恶心和呕吐、嗳气、体重降低、腹胀、食欲不振、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出血(通常只发生在“糜烂性”胃炎)。

患上慢性胃炎有许多不同的病因,大多数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炎最常见的致病原因,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食物,水和体液传播,许多人在童年时期就被感染,但不是所有人都表现出症状。虽然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急性和慢性胃炎,但通常不会导致糜烂性胃炎。

胃壁损伤也可导致慢性炎症,过度或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和萘普生、过度饮酒、慢性压力、创伤、暴露于辐射、小肠反复发生胆汁返流、使用可卡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会造成胃壁损伤。慢性胃炎不太常见的原因包括: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结节病、食物过敏、其他类型的真菌,细菌或病毒感染。

高盐或含防腐剂饮食、高脂肪和高油脂饮食,特别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是慢性胃炎可能的危险因素。抽烟、长期饮酒、免疫力降低、使用可卡因、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其他非甾体药物、长期使用药物治疗酸反流和消化不良也均是。

五大高危人群容易得慢性胃炎

饮食无度者

暴饮暴食、不吃早餐、嗜好辛辣生冷等食物,消化道黏膜就会受伤。

长期加班者

很多白领都有胃病,其原因就是长期加班熬夜、一日三餐不定时,导致胃部负荷加大而引发疾病。

长期奔波者

经常出差、旅行的人,身体器官负荷大,作息和饮食规律紊乱,易导致肠胃不适。

中老年人

随着年龄增大,人的消化功能器官渐渐衰退,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不足,导致胃内饱胀等不适。

不爱运动者

长期缺乏运动,胃肠蠕动、消化液分泌相应减少,就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部饱胀等症状。在“开车族”中,有此体会的人不在少数。

出现什么症状

要立即就医?

如果治疗得当,急性胃炎很少出现并发症。但是,如果严重或未经治疗的慢性胃炎,则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

糜烂性胃炎可引起消化性溃疡。一旦溃疡形成,它们可以逐渐降解周围组织,扩大溃疡面。严重溃疡最终可能会导致内出血,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缺铁性贫血、内部出血引起的贫血、维生素B12缺乏、胃部异常增生,如息肉和肿瘤都是慢性胃炎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那么,什么时候去看医生呢?患有胃炎的人如果出现原有症状加重、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星期、治疗后或者生活方式改变不能减轻症状时,是需要去看医生的。其中,内出血需要立即就医,头晕、无法解释的虚弱、脸色苍白、粪便变黑或呈焦油色、粪便上可见红色血液、呕血、不明原因的嗜睡、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昏厥和失去知觉,则是内出血的迹象。

诊断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症状以及结合各种检查来诊断胃炎,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大便测试检查H.幽门螺杆菌和出血迹象、内窥镜检查、验血、X射线、尿素呼气测试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则取决于胃炎的类型,病因和严重程度。

如何调整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

不论胃炎的原因或者严重程度如何,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都有助于治疗或预防胃炎的发生。患了慢性胃炎,生活方式和饮食要做注意什么呢?

饮食中含有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可预防或治疗胃炎。吃富含抗氧化剂,纤维和益生菌的健康均衡饮食也有帮助。

患有慢性胃炎的人也可吃具有抗菌性质的食物,例如大蒜、小茴香、生姜、姜黄、胡椒、咖喱。

建议慢性胃炎患者的饮食要避免或减少酒精饮用、避免食用辛辣食物、避免油腻的食物、避免减少酸性食物,尤其是柑橘类水果和果汁。少吃多餐、减少食盐摄入、少吃红色肉类。

同时,建议慢性胃炎患者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避免或减少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定期锻炼、大量喝水保持水分等。

温馨提示

慢性胃炎可导致疼痛和不适,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并发症。

如果患有慢性胃炎,应定期就诊检查。

慢性胃炎的治疗会包括治疗潜在的并发症,服用药物来中和或减少胃酸,以及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本报记者 唐诗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